第八十五章 猜疑
“怎么回事,人呢?”
“早跑了,你们来晚了,热闹早就看完了。”
风雨楼二楼一片狼藉,留下了几具尸体,二十来张翻倒破损的桌椅板凳,零七八碎的碗碟杯盘。小厮们已经开始收敛,对于这样的行为,他们已经司空见惯,风雨楼有背后的靠山,打架的时候,已经把账算到了众人的头上,至少护院统领上来时收到的几锭银两,已经足够开销这些损失。
换做平常,谁也没把这件事当做大事,江湖中人,逞凶斗狠,死于非命才是他们正常的结局,善终者终是少有。尸体被拉到了义庄认领,这是常事。只不过这一晚上突然发生的这一场打斗,却重重的给了洛安江湖一个信号,那就是,前朝秘藏,真的存在。
如果说楚国存有前朝宝藏的埋藏地点,那么梁国也会有,渊国也会有,只不过没有藏宝地点,没有探宝路线。众人的眼光,自然都集中到了这位突然出现在洛安的新晋高手袁青云身上。对于世家之外的江湖人来说,或许这才是他们最容易关注的事情,这意味着机会均等,谁要是先拿下袁青云,谁就能获得他手中的一份秘藏传承。
反倒是世家之争的影响减少,几大世家都缄口不言比试场景,此消彼长,自然把注意都引到了袁青云的身上。
在洛安,想找一个人容易,又不容易,城市的划分非常分明,诸多的衙门管辖着这座城市,从码头到街巷,各个层级的官府衙门运转,不管是平民百姓也好,江湖剑客也罢,层层的府衙能够牢牢的控制这座城市,其他的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环。因此只要文书一发,官府动用官兵搜捕,这规划严整,分布有序的洛安城内,地毯式的搜索,也决不会有人能逃过庙堂的眼睛。
至于说难,则是庙堂也需要层层下达,周密布置,否则洛安城这一团聚集了数百万人的大城,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何况每日商贾往来,进出人口以万计,即使战时,洛安城门也并不是全部关闭,也许还没开始找,人已经离开了洛安。
当然,如果存在利益纠葛,这些因素便可以忽略些许,有利可图的事情,逐利是许多人的本质。
风雨楼的动静不过一夜,全城风闻,竟然真的盖过了沈氏的风头。没有人去追问沈家出手的胜负,很多人都被秘藏吸引,这个在江湖上传言了有一段时间的传闻,如今被证实确有其事,怎么不令人兴奋呢。
“难不成,这个消息是他们放出来的,是早有准备,还是,,?”
这个疑惑,同时出现在沈氏,洛安世家,皇室三方的心中,都在怀疑是否是其他两边准备好的应对策略,一条怀疑的循环链在三方形成,都认为这是另外两方之一的考量。
做出这样的猜想并不为过,因为都存在相应的动机,沈海间失败,动用其他的手段自不必说,他们沈家商号遍布天下,独步商道,原本想凭借武力一统江湖,现在却发现力有不逮,变换了其他备用方案,完全说的过去,只要江湖乱起来,凭借沈氏的力量和号召力,仍然可以做到,毕竟沈家的实力不知是沈海间,也不是那些老头,而是沈氏全族,一个大到横跨东西,从东海之滨到西域黄沙都有往来不绝商队的超大家族,洛安世家,也不过是在洛安一地能够勉强抗衡,各地的关系维系之所以能联络那么多的家族和门派,一半的原因,不是这些门派和家族认为洛安世家多么美好多么强大,这个意义上,洛安世家是一面旗帜,
一面他们认为沈氏更不好,而簇拥举起的旗帜。
袁青云这个原本在江湖上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一夜间成为了江湖红人,洛安的江湖客大半开始关注他的行踪,各方势力,也在密切注意他的动向。
当然,作为江湖的主流,张王李卓沈的动向仍然受到关注,沈海间虽然自觉屈辱,遭到败绩,可回到洛安之后,仍然是笑脸见人,沈氏的动作,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梁国庙堂传出的七月七要进行乾王殿下的订婚礼,也同样在最受关注的消息之列,这意味着使团来到之后,所谓的和亲实际已无可能,大家都在盯着庙堂,看看他们要做和打算,三国会在交锋时,擦出怎样的火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