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市井闹而不惊-第2/2页
    
“吹牛,你们怎么听到人家说话。”
“嗨,谁让几个座窗边上,俺们两个送柴,就在窗外,听得清清楚楚,听说已经有人找到,也不知道真假。”
“哦对了,俺爹让俺问问你,姐姐最近可有空做件绣工。”
“怎么,你们两个要娶媳妇了?”
“不是,我们俩的媳妇还不知道的在哪呢。你还记得吗,我们家有个堂妹妹,已经定了婚期,两家见了面,日子定在十月。”
“哦,就是你们两个常说的那个,命里缺木,要寻个木性夫婿的那个。”
“就是就是,已经和同村的林秀才定了亲。两家想办得体面些,想请个绣工好些的绣娘做新郎新娘的喜服。你知道,咱们那儿,粗手笨脚,愣是寻不出来一个,想到城里寻个绣房,人家绣房只做大商,小件都往柜上和成衣铺打发,样子不多,价钱还贵。”
“是呢,洛安的丝贵,要是上好的锦缎料子,算上绣工,要五十两银子都是少的。
“就是就是,询了几家都不如意,价码又高,样子也不好看,听说姐姐的手艺,比绣房的绣娘手艺还好,就托我们来问问姐姐了。”
“我说你们两个这么殷勤,喊着喊着,就到我门前停下。”
几人聊得兴起,这隔壁邻居的李嫂子方才知道,原来隔壁住了一个如此灵巧的姑娘。打趣归打趣,既然找到了自己,这送上门的生意不做岂不可惜,玩笑了两句,便问起细节来。
“十月,倒还有些功夫可做,就是不知道这样式,材料,纹案都要什么样的,又开多少价钱。”
“这个,我两兄弟倒是不懂了,不过我们这有个信封,林秀才说,想要的都写在里边了。”
接过信封,封皮上倒是什么都没写,两个汉子贴身带着不敢损坏,只是这卖柴跑来跑去,汗水都把封皮打湿了不少。单飏没上过学,不过她聪颖机敏,以前学习绣工,做工时,也在一些诗书之家待过,耳濡目染,吟诗作对为难了些,但识文断字不成问题,拆开信封,只见里边几张画着图的纸张,不似寻常信纸,头一张抬头写着尺寸,样式,长短,往下翻,分别写着材料,等等,末了一张纸上,写了愿意敬奉纹银五十两作为花销。
掐指一算,是个很不错的买卖,刨去用料丝线,能余下近二十两,以她的功力,两个月便能完成,买齐了东西,八月底就能完工。
“你回去转达,就说这单生意我接了,若是担心,我可以打个样子,他派个人来瞧瞧,能做的话,就把银子送来,我好早日开工。”
交代一番,太阳已经翻到当空,兄弟二人记了话,便架着空车往回走,他们兄弟是两天一轮的卖柴,这日回去,第二日必然还要再来一次,柴火便换成了晒干的蒲草,谷杆之类。
如此便是一日过去,太阳晒下来,兄弟两人的驴车往北出了北门,沿着路回到家中。
市井生活,循环往复,每天是同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没有波澜,偶尔会有一些意外,算是平淡生活的一点惊喜,单飏便是如此,纺纱织布,裁剪花样做工。
烈日当头,朝明门外的码头上,船工,挑夫,脚夫们,太阳晒不干的地上,不知道是赤脚带起来河里的河水,还是脸上啪嗒啪嗒往地上掉的汗水。
他们没有选择,脸朝下腰朝上,扛着沉重的麻包搬进岸上的大车,或者堆积到远处的仓库,就好像搬家的蚂蚁一般,过来过去,一点不带停歇。
正午最热的时候,是难得的一个时辰休息,这是热到船老大都不得不躲到阴凉地方的酷暑时间,也是吃饭休息的时间,管饭,对于这些底层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奢侈,一种美妙,劳累让他们的眼中无神,希望,藏在疲乏的皮毛骨肉血之间。
“放饭了!放饭了!今天老大生辰,每人一大碗白米,白面馒头两个,烧肉一碗!老规矩,只准吃,不准带。”
偶尔出现一个这样的消息,必定吸引众多羡慕的眼光投来,这一个时辰的时光,是那样惬意和美好的时光。相比于武艺争锋的世家大族,他们活得卑微,枯燥,朴实。谈不上希望,没有刀光剑影,武功高低,也不谈家族纠葛,门派纷争,
市井闹而不惊,热闹永远是别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