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四十九章 为一个人开的廷议-第3/4页
“所谓“条播”,是指把作物播种成间隔均匀的长条状。在这种播种方式出现以前,人们采用“撒播”,就是用手直接向田地里撒种子。这种比较原始的方法不能控制种子的用量,而且作物发芽后排列得疏密不均,影响生长效果。采用条播以后,发芽的作物一排排均匀分布不但节省了种子,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与田间管理。
耧车就是进行这种工作的农具。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播种机械,当时主要是一脚耧和二脚耧,但早期耧车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耧车也叫"耧犁”、“耩子”,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梁等。”】
“陛下请看,这是我们依据前人一脚耧和二脚耧所发明的三脚耧。
三脚耧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省时省力,播种效率很高。
耧车结构分为两部分。一侧是盛种室,种子从这里放入;另一侧是泄种室,种子从这里出来。播种时,牲畜或人拉着耧车,边走边开出几条用于播种的沟,因为是三脚耧,因此会开三条沟。后面一人轻轻摇晃耧车,使种子从盛种室经过通道进入泄种室。由于通道的空间限制,散乱的种子排成纵队,经由设计好的通道均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落入开好的沟中,从而完成播种。
此耧车经过我们今年的测试,不仅播种速度快,并且可以保证作物播种均匀,不会造成某些作物营养不良的情况,并且此法播种而出的作物也更加方便百姓除草等育苗工作。”
刘启打量一番耧车,轻轻拍了两下,然后推了推。既然王允说了已经测试过了他觉得便没有问题,因为王允给他的众多惊喜,他并未觉得王允会骗他。
“大司农,此物不错。也快要到春耕时分了,你去槐里学习一下,尽量在春耕时能普及就多普及一些。”
“诺。”
说完他又对王允接着到:“你这臭小子,下次有这种利国利民的东西你就不要自己测试了。直接找大司农同你们一起测试,如果可行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开来,知道了吗?”
“是,小臣记住了。”王允低头答到。
刘启看王允如此给自己面子也是很受用的,“那你们抬粮食进来干嘛?”
“陛下请看。”王允摆手,两位槐里的村民见状抬着自己簸箕中的粮食就走到刘启面前。
“这是我们用堆肥技术所种的粮食,不仅每亩地多产半石,并且所种出的粮食也相较于普通田地种出的粮食饱满。”
“堆肥技术?可是战国时期农家所提的那个堆肥技术?”
“正是,不过却略有区别。”
当听到王允说正是时刘启心中还是流露出些许小失望。堆肥技术他早就在农书中所见,不过其中所需要的工序已经牲畜排泄物却不是一般农民那么容易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