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学校-第2/4页





        比如阴阳家的这位居然知道硝石可以使水成冰,同时对于五行阴阳之说也有一定的见解。虽然比较浅薄,不过却是十分难得了。

        在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王允也了解了一些现代的百家知识。其中他也知道了所谓的五行阴阳学说并不是起始于道家,此时的道家比较与世无争,除了清静无为这些思想比较贴切道家其他的最多也就是炼炼丹而已,都还算不上炼丹,都只是叫他们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方士。

        想来自己前世所接触到的道家应该是在阴阳家近乎绝迹的时候融合了他们的一些理念吧。

        和农家这位的讨论更是让王允脸红。原本以为自己的堆肥技术应该是这个时代的首创了,不过他却从这位农家学者的口中了解到原来自己的堆肥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农家学书便已经有记录了。此人也表示曾经向赵忠提议过堆肥种地,不过因为大家都是靠人力在种植,堆肥种植需要耗费太多人力被否决了。

        王允也从赵忠的口中得到了佐证,这位农家学者说的是真的。

        不过好在令王允欣慰的是农家学者还是夸赞了他一些,虽然农家也有堆肥技术,不过却没有王允的如此精细。他们只是简单的将枯枝废叶以及动物排泄物简单堆积后便用于耕种,并没有所谓的发酵环节,所以肥力也比不上王允的技术。

        见过了几位老师剩下的就是去看学生了。

        很快几人便来到了学校的操场,差不多两百个学生早就站在了操场里面等着他们了。他们远的早已昨天便已经来到了学校里面,只有一些比较近的是今天才到的。因为家里的父母都知道了孩子在这里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所以近的父母宁愿自己早点送孩子过来也要让孩子在家多呆一夜。儿行千里母担忧,同时父亲也同样担忧,虽然学校比不上千里,不过他们都还这么小。

        关于这些孩子的吃喝拉撒王允也早就安排好了,也多谢刘启赏赐给他家的奴婢较多。除了留在长安照顾王信的十来个左右剩下的基本都带来了这里,王允又从剩下的这些人里面抽调的三十个人来这里照顾这些孩子,给他们铺床洗衣之类的。不过能有这个享受的都是五到十岁的,再大的就只能享受一下他们做的饭了。

        王允站在站台上看着下面的百来位孩子,几位老师以及来福旺财就站在他后面,而卫青和张汤也在孩子堆里。按照王允的说法就是,“你们两个也是要上学的,以后你就和他们在一起了。”

        不过王允给他们安排的是在五到十岁孩子的人堆里面。张汤本来就该在里面,虽然卫青只有十二岁,不过他十五岁的个子站在里面也有些许鹤立鸡群的感觉。

        “我知道你们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会建这样一个“学校”,并且找你们来这里读书学习。她的含义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学无止境,校正其身,也就是我们读书学习的一个地方。。”王允开口了,因为害怕自己的嗓子不够响亮,所以他叫大家都坐的十分拥挤。

        “对于此我只想说,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我不敢说我能把你们教导的多好,也不敢说未来的你们一定会感激今天我把你们带来这里学习。但是我能保证的是,如果你们跟着我学习,未来的你们一定可以过的比你们父母好。甚至你们可以顿顿有肉吃,自己给自己建一座大大的房子,取上几个漂漂亮亮的妻子,这些都不是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