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砖瓦与水泥-第2/4页





        水一般5天时间;大窑则需要30天左右。

        砖窑只有十多个人负责,这还是今天要出窑,平常只有两三个人负责添柴火。

        随着王允的到来村民们早就翘首以盼了,他们昨天晚上就熄了火了。要不是公子喜欢仪式感,无论做什么完工的时候他都要亲自见证他们天一亮就想把这些砖给拿出来了。

        王允到了这里也没废话,开口就是,“砖窑冷好了吗?”

        “回公子,按照公子吩咐我们昨天就撤火了,现在砖窑已经冷却好了。”

        “这就好,快快快抬出来我看看啥样。”

        很快里面的几万块砖就被他们抬出来了。

        王允随手拿起两块分别用不同的力敲打了一下,然后又把一块放在地上,用另一块十分用力的砸在上面。

        “质量还不错,找些推车给我推到竹林去,多找几个人,今天全部都要运过去。”

        “走来福旺财,我们去水泥那里看看。”

        。。。。。。

        没过一会儿三人又来到了烧水泥的地方,不同于砖窑的是这里周围都是山石。因为烧石头运输十分麻烦,所以普遍的水泥厂都是建在石灰石多的地方。

        王允的水泥厂也只是他自己的一个美好祝愿,在西汉这种经济科技有限的情况下弄个水泥厂简直是是做梦。他所说的水泥厂也只是一个建议的烧石灰的窑,所做的水泥可能比石灰高级一点,但也只是简单的由草木灰黄土以及青石烧出的石灰拌匀的木灰水泥。虽然不如现代水泥那么牢固,但是也足够他起步阶段的基础建设了。

        一到“水泥厂”王允便急匆匆的向着他放石灰木灰的两个仓库走去,像极了视察自己领地的小狮子。

        看着眼前已经堆满了半个仓库的石灰王允再一次感叹古人的勤劳。

        因为这些石灰都是他们从岩山上一块一块的敲下来,然后再用大锤打碎最后烧制成石灰,其中的艰辛和汗水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君不见一首《石灰吟》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们从中看见了受奸人迫害不屈的精神,可是又是否看表面看出了烧石人的不易呢?

        看着现在都还在敲着石头的村民,明明已经快入冬了,甚至天气有些许冷意,但是有很多村民却都是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干着活,不过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大家都停一下,今天水泥厂这里停工了,赶紧把这些石灰都给我运到竹林去,今天的活干完我给大家杀头猪庆祝庆祝。”

        。。。。。。

        随着各种建筑材料的送到,王允运量很久的造纸计划也提上章程了。起步总是很难的,但是五岁的王允一直在咬牙坚持。来福旺财不明白,村民们也不明白。

        有时候李氏也叫他注意休息别把自己弄得太累,天塌下来还有父亲母亲。来福旺财闲暇也问过王允,“按道理公子就算只凭借白盐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富可敌国的,但是公子却一直在搞很多很多东西。一天起的比一天早,睡的也一天比一天晚。一个五岁的孩子整日奔波在外,不说那些声色犬马的贵族子弟,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