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第2/4页
楞严合上了帘布,收回了流落的目光,浅浅问道。
“陶花国发生了何事,悬挂罪者、驱逐幼童不像是你督责下能发生的事。”
多南原本还歪在一侧,手里拿了买来的杏花酒,打开塞子,正闻着味道。夏巴斯重重地转身坐到他一侧,差点撒出酒来,一听楞严问了,赶紧说,因为了这事,他也没少被上下官员谴责的,告状的折子都如雪花一样多了。
“陶花国城主夫人被抑制许久,前脚在我面前答应好好的,善待城中获罪人犯。可我们一走,便闭城门,做出让人咂舌之事。我们也是探子报才知晓,太子的意思是,陶花国刚经历叛乱,也是需要灭一灭这苗头。便也随着她去了,谁知这花夫人是变本加厉,一个也没放过。”
“新朝没有因此诟病?”
“那能不来吗?早就编成了歌谣唱到哪哪都是了。借此还师出有名了,说前朝管着佛国,以法治管理佛国,佛国借此又管理周边三十个小国,从前酷吏严法,长嫡有序,尊卑奴贱,遵循了天理之法才未让佛国酿成大错。现在要收回前朝对佛国的管制权,让佛国听令于它,在外头都放了风声了。国内外肃严。”
说完,痛快饮了一口,舒展了这几日的不痛快。
“该来的总会来,今日就算不以此做借口,他日也有其他。”楞严说,心明朗如镜,如定。“前朝的事恐怕又要再来一遍,这一战免不了。”
流民、谣言、动荡、细作,件件都与前朝覆灭如出一辙。
皇帝贪财、沉色、从文弃武,以至于子民全部受了难,颠沛流离,沦为新朝奴。
“对对对,我也是这样想。若不战求和,挫它锐气,恐怕日后不得安宁。辩经扰民心、灭部落、怂恿流民、陶花国判乱件件与它都脱不了干系。太子心善,不忍百姓落入战火之中,要劝战,得想想办法了。”多南提醒道,来之前也是打着劝战的意思,看到楞严也是如此想法,一拍即合。
“需要时间。”
“怎么做,我去办。”
本来多南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如今见楞严答应了,这十成的把握可算是有了。
回佛国,月内,求和之声占了上风,朝堂上争辩的一帮人主和希望再拖拖日子,养兵蓄锐,储备国力,不敢贸然一战。一派说就因佛国避战,欺负上门了都不吭声,才惹了这祸事。新朝野心大,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双方在朝上吵得不可开交。
太子原就不愿战,拖着没有决议。
当日下庭,不知哪里来的几个流民窜进了城内,掠走了贵族家的小公子,又抢走了钱财金银,并威胁不能报官,令其凑了黄金万两来赎。贵族家惊惊愕愕度过三日,筹集了黄金,三日后才听有人拍了门,自家被掳走的小公子只穿着中衣被扔在了门外,而贼人销声匿迹。
又怕流民报复,过了一日,他们才报了官,抓了流民一问,皆是受了新朝蛊惑特意来乱,引起满庭哗然,面对一众证据,求和之声消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