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县考



大魏朝丰水县,天蒙蒙亮,赶考的考生已经排好队一个个接受检查入考场了。只见衙役们表情严肃,对着考生的描述画像一一比对,搜身检查,头发都要全部散下来接受检查,衣服更是只留亵裤,白花花的身子受众人围观,古代书生没点心里素质,是没法考试的,幸亏现在是5月,天气不冷不热。

        终于轮到周墨了,只见衙役拿着画像,画像上写着,大魏朝丰水县小溪村周墨,年12岁,身高5尺,矮小,身瘦,面无痣。然后就是搜身检查,脱掉单衣外套,周墨面无表情的接受检查,衣服考篮都仔仔细细都被查了好几遍。只穿亵裤还是被衙役上上下下摸了个遍,要不是衙役表情严肃,周墨都要绷不住了,前世哪有这种经历。

        终于检查完进场,有专人带着他进入座位,周墨看了一下,很简陋的一个棚子,棚顶盖着茅草,棚子里三面都隔离,只留正面放着一个木板桌子,木板可以拆卸下来后,放地上当做简易床。

        周墨放下东西,拿出抹布开始擦拭干净,毕竟一年没用,就算有人打扫,也不是特别干净。把笔墨纸砚摆好,周墨就开始静坐等待。不一会儿,县太爷到了,细读了一遍考生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唱保,唱保就是请一位本县的廪生做保人,县考是要结保的。五人一组,一人作弊,四人连坐。

        请保市场价就一两银子,这次保费已经掏空了周家这两年积攒的家底了。

        卷子终于发下来,周墨深吸一口气,开始填写卷头,大致看了一下考题,大部分都是默写,这些都难不倒他。

        四周静悄悄的,衙役巡考都压着步子怕影响考生。考场禁止喧哗,不久周围就只剩下刷刷的写字声了。

        大魏朝考试跟现代差不多,先是填空比较多的四书,然后就是应用题,诗经贴按照规定的格律,押韵做好,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想要出彩对出身现代的人来说比较难,但仿写肯定没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时辰,周墨就把题已经做完了,又查漏补缺了一下,确定没有遗漏更改的地方,他就把草稿上写好的答案工工整整的抄写到试卷上。剩下的就等到时间收卷了。

        忽然,隔壁传出一阵骚动,原来是有个考生抄写试卷时一不小心把水杯碰到了,试卷污了一个角,有污迹的试卷是不可能考过的,首先卷面分肯定没有了,给考官的第一印象也不好,古代考试考官的主观,有很大影响,所以同一份试卷,这个考官能过,换一个政治思想不一样的可能就过不了。因此,有才华,运气也很重要。

        这个考生运气不好,这次考试已经作废了,只能等下次了。周墨小心翼翼的把试卷收好,就差收卷了,可不能这时候再出错了!他可不想再耽误一年了!

        咚,只听一声锣响,终于收卷了,只见衙役迅速的把试卷收起,考生开始排队走出考场,这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放松了下来,不管考的怎样,一切都过去了,下面就等着考试结果的公布了。神经紧绷了一天,回去得好好泡个澡休息一下。

        相互认识的考生三五成群的对着答案,周墨因是父亲启蒙,后期都是自学,因此没有同窗好友。可能年纪太小了,也没有人主动跟他交流。周墨交际上有些跟不上,看来以后得找个合适的老师,融入这个圈子,毕竟考科举人际关系也得搞好,太另类可不是好事,入乡随俗。就是周秀才也有三五个好友一直书信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