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不负其名-第2/4页





        走进怡学居,果然陌瑾已在那看书,无端的叫楚宜感觉有些紧张。

        “给师傅请安,如今日头毒辣,徒儿病弱得很,便来晚些了。”楚宜一开口就寻好了借口。

        陌瑾的声音里听不清情绪:“坐着罢。”

        看着楚宜坐好了,陌瑾动手在纸上涂抹两笔,道:“你且写个惫懒给我看看。”

        楚宜皱眉,提笔写下两字,交由合莳承上,合莳又捧下一张纸。

        楚宜一看,也是惫懒两字,字迹出奇隽永好看,正是陌瑾写的。

        “自知体弱多病,做学问更得立坚忍不拔之志,今日下午,便先写‘不可惫懒’一百遍罢,算作今日教训,以后不可再犯。”

        楚宜心道果然没好事,只是为什么每次都要拿她自己的话来堵她嘴巴?她心里撇撇嘴,手上却开始动手写惫懒二字,稿纸渐渐多起来,终于写满了一百遍。交给陌瑾看过,他这才开始讲课,听着他的一句一句,楚宜垂着眸子,感觉他的声音像来自天边般,只听到最后一句:“听见没有?”

        楚宜后知后觉地:“听见什么?”她一脸茫然地看向菏泽。

        她大约是不知道她声音有多大。

        楚宜正看着菏泽,手中的笔墨汁滴下晕落成圈,待楚宜看见菏泽不回答,她一脸怀疑地转过头,才看到眼前的听课笔录已然毁了,心中懊恼不迭,终于在漫天神游之际,听到残存的理智在反馈陌瑾说的话:“我说,《蜀蓥》里方娘逃灾时,是哪一年?”

        楚宜搁下笔,脑海中找到《蜀蓥》的印象,方娘?这不过是此书于二十五回章节里掠过的一笔,由王氏开口道出她的表姐妹方娘被谋害香消玉殒,想了想道:“回师傅,平川十二年。”

        陌瑾一脸轻慢的模样,道:“错了。”

        楚宜闭着眼,眼前一段一节铺散开来,王氏哭着念她早去的方娘姊妹,原是那年发水灾淹了好多人家,方娘好容易逃脱出来投奔王氏,王氏那时都接到信了,算好日程去驿站接她,本来记着好好的,却因事去了别县,后来再回来时只见方娘的冰冷的身体了。平川十二年冬天,大雪纷纷中王氏埋了方娘,心中发誓一定要找出杀害方娘的凶手。

        正是平川十二年。

        那年发了水灾,方娘投奔王氏而去却遭谋害,与王氏埋了方娘,都是平川十二年。

        不。好像不是平川十二年。

        “哎哟,你是不是傻,你看……”有个小女孩的声音笑咯咯的,轻灵明快。看什么?楚宜脑仁忽地刺痛,她紧按额间道:“回师傅,是平川十二年。”

        陌瑾眼神明显落于别处:“平川十二年是方娘身死之时,方娘从淮南到济平千里之遥,以第三章节孙爷儿经历可知须行半年之久,何况方娘的行程还远些,方娘如何在八月里发的水灾于三个月之内到达济平?若她有翅膀,还能成行。”

        陌瑾便有些叹然地:“前文铺垫,后文解释,不过是王氏记错年数了,自沈判官的钞胥小员叙述可知,填誊时登的乃是平川十一年方娘逃灾,她一个弱女子,走走停停,遇着文家才不就是有了原由么,自此却是去了将近一年赶路,我看,你也须赶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