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055章 隐情



第055章隐情

        司徒平所提之事其实朝中都心照不宣。

        尤其是永昌侯,  褚辨梁,宜安郡王和姜连山等人。

        这些世家都带了家中子弟入京,也原本就是冲着求娶东宫来的,  而且这些世家子弟大都在鸣山书院国子监论道的时候提前见过东宫,  朝中谁会猜不出来这些世家的心思。

        天子早前就是如此,如今东宫年少,  这些尝到甜头的世家又想如法炮制一次。平日里天子卧病在床,东宫又才回京不久,  没有合适的时机提起此事,  天子的生辰宴无疑是最好的提亲场合。

        昨日商姚君才抵京,却特意去了一趟东宫,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这次天子生辰宴,  永宁侯虽然没有亲临,但永宁侯在朝中的威望与定远侯不分伯仲,  永宁侯都让商姚君去了东宫,谁这个时候在殿中主动提亲,也算是不给永宁侯府留颜面。

        人在朝中,抬头不见低头见,更何况对方还是永宁侯。

        这种场合下,  当然没人会主动当出头鸟。

        尽管今日几大世家都各自带了目的前来,  但未必谁都愿当这个出头鸟,  起这个头,  所以原本今日的生辰宴就藏了变数,  谁想到这个时候,司徒平起了头。

        司徒平是礼部的老人了,天子早前的登基大典就是司徒平操办的,前两年司徒平就告老还乡,  颐养天年。

        人不在朝中,又是礼部的老人,这种话司徒平来说再合适不过。

        永宁侯再怎么针对,也不好去针对一个告老还乡,子孙还都不在朝中的老臣。

        司徒平这种老学究,恐怕连商姚君去了东宫的事情都不知晓,就替人做了嫁衣,说到底,有人推了司徒平这枚棋子出来,永宁侯府拿不拿捏都不好。但只要这处口子开了,再找三两人附和,很容易就将风向带到此处。

        果然,司徒平言罢,朝中当即就有人附和,“司徒老大人言之有理呀!如今东宫都已及笄,皇室之中,自然是子嗣为重,应当尽早开枝散叶。”

        “是啊,皇嗣乃立国之本,司徒大人是礼部的老人了,自然看得明白。枝繁叶茂,皇室才能兴盛。东宫是储君,自然应当尽早考虑皇嗣问题。”

        “司徒老大人所言极是呀!”

        大殿之中纷纷附和,但压倒性的声音多了,也有旁的,“倒也不必吧,东宫年少,回京不过三两月,子嗣之事是可暂缓。”

        “东宫便是从宗亲中来,此事如何能暂缓?”

        有些话不好在生辰宴上当面说,譬如谁都没想到天子会大病一场,膝下连继承皇位的儿女都没有,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朝中哪能不担心。

        顿时,朝中纷纷响应。

        “陛下,臣附议,东宫在生辰宴值后便要临政,东宫临政,大婚也当及时安排,祖宗基业,若无皇嗣支撑,便如浮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