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城区的余晖



        凌冽的寒风,落日的余晖,灰蒙蒙的建筑,开裂的道路,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着萧索。

        往日熙熙攘攘的工厂,再也没有了轰鸣的响声和冲天的烟雾,只剩下了残破的大铁门和斑驳的墙壁。

        因多个工厂建立而兴起的老城区,也因工厂的集体倒闭而陷入没落。不远处传来的狗吠声,时断时续,像是在为这萧索而和鸣。

        红着脸的老头穿着破皮棉袄,踩着吱呀作响的三轮车从小巷中走过。那因不平整路面而震出的“咔嚓”声,时刻提醒着一脸惬意的老头“注意安全”。

        一栋没有门牌的平房前,穿着布丁棉衣裤的女人从门中出来,整理了下自己褶皱的衣服,理了理自己杂乱的头发,麻木地走向一旁的板凳。快四十岁的她,顶着寒风,坐在门口织毛线。

        不一会,她喝得醉醺醺的丈夫回来了。丈夫似乎喝昏了头,看见女人的样貌,甩手就给了女人一耳光,紧接着哭出了声。

        女人面无表情地站起来,没说一句话,拍了拍丈夫身上的尘土,一手提着织物,一手架着丈夫回了家。

        等到家门关上的那一刻,光彻底消失了,只有门边昏暗的路灯亮了起来,照亮周围。

        借着光亮,薛贵才能在老城区的道路上前行。

        此时的他换上一身加绒皮夹克,腿套修身保暖牛仔裤,脚踩加绒棉底鞋,头戴黑色线体帽,双手揣进兜里,边走边观察周围的情况。

        便衣巡逻,是他组织起“风衣侠”应对小组后,每日的必要任务。不同于其他的巡逻,薛贵的巡逻范围就只有老城区,并且考虑到应对对象的危险程度,还专门配枪于腰间。只要碰见风衣侠,他马上能开枪射击。

        半年了,警察一直没有正面碰到过风衣侠,只能通过目击者描述,还原风衣侠的面貌。风衣侠太能躲了,躲得薛贵心里直痒痒。

        除了职责之外,薛贵还想知道风衣侠究竟用的是什么武器,竟快到连目击者都看不清。他更想知道,风衣侠究竟是什么人,他又为何要做这种“行侠仗义”之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毫无生气的街道上转了一圈又一圈后,薛贵累得不想动弹了。大量的文书工作,早已疲乏了他的神志;剧烈的体力消耗,带走了他最后一丝理智。

        终于,在这安静出奇的街道上,薛贵长叹一口气,准备回家。

        走了二三十米后,薛贵在一个小巷口处听到里面传来嘈杂的声音。他远远望去,里面竟然还传来一丝光亮。

        薛贵看了看周围,欣喜之情突然涌上心头,摸了摸帽子,抬脚就往小巷里走去。

        拉开门,两米高的平房,被一只明亮的小灯照亮。电动理发器的嗡鸣声,伴着一群青年的吵闹声,使得平房里“热闹非凡”。

        原本还有些高兴的薛贵,在看见沙发上坐着的几名社会青年,一瞬间严肃起来,用着当警察以来积累的直觉,直接判断出这几位是群小混混,进而考虑如何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