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寄清风捎明月(2)-第3/4页





        “廷州你好坏。”不大用力,童绾拍打着他的胸口,孰料荆廷州有意的用着力一握,羞得童绾喘喃着声,见此反应,他笑得又蛊又哑,紧抱着童绾,说:“更坏的还在后面。”

        -

        他们所居的府邸离西郊不过数里路,却因西郊路皆为黄泥路,曲折难行,行走了近有一个时辰。

        西郊若用一词来形容,那便是——鬼地方。

        “西郊尽如此不堪。”阿沅难免抱怨了一声,荆廷州脚步一顿,阿沅察觉过来连忙作揖:“殿下请原谅奴婢口舌。”

        “无碍。”

        街面的商铺都闭了门,像是许久未开张了,挡板门都闭了,招牌也蒙了尘,甚至被拆走,门边堆着些碎瓦,满街萧瑟。

        白日的天色里透着昏黄,看来是远边的风沙要刮过来了。

        街面宽敞,却剩了零星老翁老妪提了个竹篓在街角卖着货。

        根据那本地方志所言,此时是收割高粱的时节,西郊数百亩田地,除了老翁老妪,其余人便是下地收割去了。

        徐闻常走到老人面前在竹篓里掏出一捆药木,闻了闻味,若有所思,接着问:“老人家,怎么卖。”

        老妪伸出五根手指,徐闻常掏出了一锭银子,老妪却推让着不接,旁边老翁插了句嘴:“她是哑的,只收你五个铜钱,你给她一锭银,她没钱找你。”

        “谢老人家提醒。”徐闻常朝老翁作揖,老翁很是不好意思,他活了五十载,从来便是他给衣着光鲜的人行礼,逢是身着华服的人,皆视他们为地底泥。

        荆廷州看出徐闻常对药材上了心,便让他留在街里,有阿沅阿净陪着他,自己与童绾再往街外走,由雷逸随着两人。

        三人行了一段路才到了粮地,满目尽是无边际的高粱,近乎与天际连成一线。

        地里的男丁们赶着抢收,扎在地里背朝天,人面黑黄,身上的汗越擦越多。

        “你们是谁呀。”一位小男童赤着脚出现在三人面前,他脑袋光秃,脑后别了条细辫,衣着黄麻布,手里提着空食盒,像是刚给人送了饭。

        “我们从城中过来,你家大人呢?”雷逸善于与小孩唠嗑。

        “爹在地里,娘在家里。”

        “能带我们去找你爹吗?”雷逸拍了拍小孩的脑壳。

        “不能,爹在忙着,你们找他,他就收不完粮。”

        “那你可知里长现在何处。”荆廷州问他,小孩指着远方的府邸,说:“那儿。”

        -

        三人跨入府邸时,一名壮丁绷着脸随后而入,童绾见他满身都湿了个片,肩处扛着一袋重物,童绾见此抿着唇未语。

        下人见来了三位锦绣玉缎的人自报门户,连忙请了老爷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