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2 仁政与决断-第2/3页
接着,同泰帝由冯体仁引入观耕亭,开始观看王公大臣们耕作。在与冯体仁谈论典章礼制的过程中,同泰帝发现这个臣子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又加上今日祭农仪式办得非常顺利,便有了重用之心。但他还想再看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就故作虚心地问:“朕自继位以来,立志学习先贤,常想做些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冯卿可有计策教朕?”冯体仁想了想,说道:“陛下给臣出的题目意义重大,可否容臣斟酌几日,再做答复?”同泰帝轻轻一笑说:“这个自然。期待冯卿的经纬才略……”
皇帝回宫已近酉时。进了乾德门,同泰帝吩咐白晨说:“先到寿康宫去,朕要陪太后用晚膳。”白晨答应一声,指挥着仪仗向西行进,并派出小太监先行通报。
銮舆来到寿康宫门前时,皇太后已命四名宫女出来伺候了。同泰帝下了轿,四名宫女先躬身做了万福,然后上前搀引着同泰帝走进宫门。同泰帝用眼一瞄,心里就是一动,搀着自己左臂的女子生得甚是明艳,五官精致,脸蛋粉嫩,低首含羞,非常可爱。同泰帝把脸凑近,问道:“你叫什么?朕在太后这儿怎么没见过你呀?”小宫女又低了一下头,回道:“妾名梦柔。先前在静福公主府当差,上个月刚进宫被太后留下的。”同泰帝看着小宫女颀长的玉颈,闻着梦柔淡淡的体香,有些心猿意马。他故意把胳膊靠在梦柔身上说:“梦柔的名字起的不错,是太后赐的吗?”梦柔回说:“名字是静福公主起的,太后觉得清雅,就没有再改。”说话间,前面两个引路的宫女挑起了帘笼。暖风拂面,同泰帝抬脚就走进了寿康殿。
皇太后孟氏五十出头的年纪,虽然略有几根白发,但脸色红润精神饱满。见皇帝进来,太后笑着从软座上起身,说:“皇上来了。”同泰帝走到母亲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道:“儿子给太后请安。”皇太后赶忙让宫女把皇帝搀起来,说道:“快起来吧。今天亲耕累了吧!快到暖榻上躺着,叫梦环、梦柔捶一捶。”同泰帝陪着笑说:“今天确实有点乏,扰母亲操心。一会儿,儿子还要叨扰母亲一顿晚膳呢。”皇太后高兴地说:“那好哇,晚上就在娘这儿吃,咱们娘俩还能说说话。”
同泰帝坐在暖榻边,梦柔捧着水盆请皇上净面。同泰帝仔细端详,越发觉得这个女子漂亮可人。洗手净面时,他还故意把水弹到了梦柔脸上。同泰帝躺下后,打发梦环到太后跟前伺候,只让梦柔留下给自己捶按。其间,同泰帝上下其手,羞得梦柔满脸通红。
皇帝的言行其实都没有逃过皇太后的眼睛,老太太只是不说破而已。用过了晚膳,撤席上茶,孟太后指了一下梦柔对皇帝说:“皇上,这丫头捶按得可解乏。”同泰帝瞟了一眼梦柔说:“力度不轻不重,儿子很是受用,还睡着了一会儿。”孟太后唤过梦柔,笑着对皇帝说:“既然皇上喜欢,我就把她转送给皇儿吧。”太后又转脸对梦柔吩咐道:“你今晚就到皇上处伺候。过后,哀家还有赏赐给你。”梦柔羞红着脸,跪倒谢太后,谢皇上。孟太后让人领梦柔下去,又对皇帝说:“皇上,哀家膝下只有你和静福两个孩子。前些日子,静福进宫想给驸马谋一个好位置。我看皇帝比较忙,就一直没提这个事,不知皇上是否能替你妹妹考虑考虑?”同泰帝想了想,说道:“秦国勋是开国大将秦双的孙子,已经是宣城候威南将军,他本人并无战功,出镇地方恐不合适。这样,让他先出任皇家少府,为宫里做做采办事宜。这是个肥差,交给别人朕还真不放心。不过,母亲也要跟静福言明,让她盯好了这位驸马,别贪得太多,不好收拾。”太后大喜,当场应允。
三天后,同泰帝大朝完毕,正在前朝后面的养德殿休息。白晨轻身转过屏风禀报说:“皇上,礼部侍郎、国子监司业冯体仁觐见。”同泰帝挥手说:“宣他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