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湖畔的尽头
【学校发了蚕宝宝给每一个小朋友,老师让大家带回去养,并且要记录下蚕宝宝从幼虫到吐丝成茧,再到飞蛾破茧而出的过程。
星星兴高采烈的带着蚕宝宝回了家,接下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星星只要做完作业就会跑去看蚕宝宝,看它们津津有味的吃桑叶,看它们呼呼大睡,看它们吐出神奇的细丝然后结茧。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星星满怀期待的数着日子,希望蚕宝宝们可以早点破茧而出。慢慢的,班上其他同学养的蚕宝宝都陆陆续续变成了飞蛾,只有星星的蚕宝宝好像没有破茧的迹象。
有一天星星看着白白的蚕茧出了神,他心里很是着急,于是他拿起蚕茧上下左右晃了晃,希望里面的蚕宝宝可以感受到自己急切的心情,可惜事与愿违,蚕宝宝依旧没有破茧,星星失去了最后的耐性,只见他一气之下把几个蚕茧全都扔到了床底下。
两天后,飞蛾在床底下破茧爬出,而星星却浑然不知,因为他还在懊恼为什么自己的蚕宝宝没有破茧。】
—————————————————————————————————————————
下午,云泉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
“准备开腹手术!”
“多发性骨折,通知骨科来会诊,准备手术!”
“照个脑CT,排查脑出血!”
“张力性气胸,肺压缩,两侧气压不平衡,纵膈移位!”
“血压和氧饱和下降!”
“心跳停止!肾上腺素预备!”
“准备除颤!充电两百焦!”
“让一下!让一下!还是湖畔新城送过来的!”
“三号床!六号床!七号床!”
“死亡时间,三点五十五。”
“死亡时间,四点十二。”
“死亡时间,四点二十五”
“上面的任务!二十四小时内不能超过六人死亡!”
“又送来五个!”
“失血性休克!”
“胸腹联合伤,污染性伤口!”
“心包填塞,气管裂伤,肺裂伤!”
“思敏!思敏!”
“思敏晕倒了!”
在一场紧急混乱的抢救工作中,陶思敏晕倒在了急救室,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傍晚了,护士长吴雅玲给了她一个礼拜的长假,让她回家好好休息。
陶思敏毕业后就进了云泉市中心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在儿科,肿瘤科都待过,后来去了ICU,一待就是五六年,很多和她同期进ICU任职的护士早就受不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纷纷选择打报告申请换科室,而陶思敏是个很要强的人,要不是因为这次湖畔新城发生了重大的坍塌事故,她可能还意识不到自己早已经疲惫不堪了。
回到家中的陶思敏并没有把自己在医院晕倒的事告诉父母,最近几年,也许是日常里父母有意无意的催婚让陶思敏倍感压力,所以陶思敏和父母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父亲陶望舟退休前是市重点高中的数学学科主任,虽为人处事严肃了点,倒也不是那种顽固不化,不通情达理的人,母亲陈念青自从高龄产下陶思敏后身体状况就一直不好,四十岁不到就辞掉了国企的工作,常年在家修养。夫妻俩想让陶思敏早点结婚并不是因为那些世俗的眼光和所谓女大不中留的偏见,他们只是希望女儿身边能有个知冷知暖的伴而已。可这份希望却在漫长而琐碎的生活中渐渐变成了压力,
一边压着年迈的父母,一边压着陶思敏。
面对父母的催婚,急脾气的陶思敏往往会大发雷霆,甚至恶语相向,陶望舟和陈念青自然也了解陶思敏的性子,所以渐渐的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再后来这个家就变得越来越安静,仿佛没有了温度和生机。
陶思敏吃过晚饭,早早的就回到房间躺在了床上,她百无聊赖的刷着微博,微博上多是一些夸张搞笑甚至恶趣味的图片和视频,她机械式的刷着,仿佛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曾经最爱的旅行和美食也无法让她感到快乐。陶思敏其实从来就不是一个内向孤僻的人,以前一有时间她总会约上同学或同事到处去玩儿,黄山,武夷山,厦门,海南,南京,大理,苏州,哈尔滨,重庆,张家界,西安等等,大半个中国都走遍了,身边的朋友无不羡慕她潇洒自在的生活状态。
可惜岁月好像对谁都不友好,特别是对陶思敏,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好友一个个都走入了婚姻,有了他们各自的小家庭,虽然彼此的关系还算好,可一起出来聚会的机会却肉眼可见的变少了。陶思敏并不是独身主义,也没有抵触婚姻,可上天仿佛对她特别吝啬,连一场恋爱都不曾给过她,渐渐的,她好像默认了这样的设定,也许今生和爱情无缘吧。所以陶思敏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几年下来,她已经是ICU三组的组长了,可这份工作哪里是一个普通女孩子可以轻松承受的呢?每天面对的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和那些要么情绪激动要么心情愁苦的家属。死亡和绝望是ICU永恒不变的底色,陶思敏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她眼中的光渐渐少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