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要谷种?拿钱啊!-第2/3页





        王小聪无奈苦笑,猛倒苦水。

        “镇长啊,地主家也没余粮,那么多张嘴,总要吃饭吧?”

        “两倍产量,淀粉含量提升百分之三十,抗各种病虫害和旱涝,普通谷种的五倍价钱,很划算吧?”

        镇长嘴角一抽,我是和你说这个吗?

        我想表达的是我都付出这么多了,你还好意思收我钱?

        然而事实证明,脸皮贼厚的王小聪确实好意思。

        两人互相猛打感情牌,精良稻谷的价格也在不断波动。

        最后经过三轮磋商,五轮交流,将镇长的收购价定在了四块,原价的八折。

        但是还有个条件,那就是从下一年开始,以一千斤谷种为底线,每一年增加一千,等到第十年,达到一万斤后每年供应同样的数量。

        也就是说,十年后,王家坳必须要用至少十亩田来收获谷种。

        王家坳总共也就六十多亩亩水田而已,这一下就占了六分之一,数量不可谓不大。

        但是收益同样不小。

        达到巅峰,万斤,那就是四万块啊!

        现在把王家坳整个卖掉,也就值个几千,顶多过万,不算王小聪那些“特色”产业的话。

        四万块,相当于四个王家坳……

        这……

        王小聪陷入沉思,什么时候,王家坳成了自己的价值判定单位的?

        这卖谷种和卖谷子可是两回事,价格上是十倍的差距!

        也就是说,实际上普通谷子的售卖价其实就一角钱而已。

        虽然也不算便宜,但也称不上太贵。

        而王家坳每年单是购置谷种,就要花上六七百,大部分种下去,收获的谷子除却自己吃,卖出去能赚个一两百,算是每年收益里的大头。

        其余各种谷物粮食,抵消掉买种子的钱,加起来也就一百多。

        剩下的小部分种子,被用于王树根和第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小组研究新品种,为的就是整出更好的新品种来。

        到时候直接卖谷种,那不巴适?

        这样的事情也不止王家坳,其余各个村坳,甚至小镇都在研究。

        可是在松林镇这种地方,条件如此缺乏的情况下,无疑是做梦。

        或许是研究出了新品种,可想要超过当前品种的质量,显然不可能。

        而王小聪,仗着自己外挂横着走,一路点出精英谷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