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幕)-第2/4页
“我不是搞艺术的,所以不太理解你们艺术家的世界,你能跟我说说为什么画室里需要安装这样的起吊装置吗?”
照片约有10张左右,虽然数量不多,却能将现场情况看个大概。
案发现场位于市郊的独栋宅邸,虽说郊区,但从市中心驱车也仅需不到40分钟的路程。
周围环境闭塞,房屋背倚茂密山林,或是为了方便季凡秋在此独居,上山仅有的一条盘旋山路被铺上了沥青,可方便通车。周围更是没有商场、菜市场以及便利店之类的场所。据保姆的证词所述,季凡秋很少离开住处,只是偶尔才会驱车离开,但这样的情况几乎很少。平时日常生活需要的用品,全部由保姆每两日从市区送到这里来。
老刑警摆出的照片中,除了那条盘旋山路,更多来自那间发生命案的房屋。
房子外观看起来是有些破旧的两层方形住宅,或是为了防止外人进入,楼前的铁大门目测高于三米。如果不带着梯子或者是绳索,一个成年人,几乎是无法轻易翻栏而入,更别提进去杀人后再翻栏而出。况且,这并不是普通的铁围栏,而是电子围栏,与普通围栏不同的是,电子围栏上装有脉冲电压,虽说安全电压不会致人死伤,但也会起到防盗作用,就算有人想戴绝缘手套强行闯入,电子围栏的合金探测线遇到35公斤以上的重量拉力就会自行断开,现场也会立刻有声光报警鸣闪发出的报警信息,如此一来,外人临时作案的可能性反而被大大降低了。
从铁门进入,铺装在室外院子的地砖看起来有些年头,小部分已经脱落,朝里走大约五米的正中央便是房屋正门,在它左右两侧还盖有两间小房屋,据搜查人员勘察,两边的房屋除了堆满各类作画所需的工具以及残作,没有任何异常。
闭塞的搜查环境,很难借助监控的作用来锁定其他嫌疑人,亦或是目击者,而现场唯一得知真相的,仅有季凡秋一人,可她却闭口不言。
2.
近期各大电视台及网络媒体全部在报道同一事件,因事件当事人在本市乃至全国有着相当高的关注度,除了本地媒体,甚至连外地的媒体记者都不惜跨省想要搞到独家消息。
在短暂的广告后,午间新闻又再次将那个画面重复播放出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接下来播报这则新闻。在10月23日上午九点左右,国内知名画家季国安的妹妹季凡秋,因涉嫌故意杀人被警方逮捕。据悉,受害者为男性,身高178公分,具体死因尚未得知。发生命案的案发现场,是季凡秋独居的郊外住宅,暂时无法锁定其他涉案人员,季国安方面尚未给出回应,请看以下现场发来的报道。
女性播音员清晰流畅地播报着新闻,一如既往的语气听不出任何波澜,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字正腔圆的播放语调,才最令人适应,只不过,因为适应,才会不自觉地忽略。
高明亮合起笔记本,抬眼凝视电视机屏幕。
电视台的演播厅将镜头切换到场外,女记者在镜头前激动地进行实况转播,摄像头随着女记者的介绍来回晃动。
画面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和车辆,将拘留所门前的马路围了个水泄不通,众人仿佛受到邀请似的,刻意朝着同一方向奔去。此时,画面再次动了起来,跟随摄像师的镜头,那面由人群组成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