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正式去工作-第3/4页
我真的是不胜酒力,回来倒头就睡,睡到半夜好像有人喊我,”小薛,小薛,下来聊聊天”,我一听是老板的声音,忙一骨碌起来,穿好衣服,这虽然是5月,但是在这小城还是很冷,可能是山里的缘故,要是在江苏,早就穿短袖了。急匆匆冲进办公室,头晕乎乎的,赶紧坐到沙发上,问老板,老板您叫我?喝茶,我感觉老板沉默了片刻,突然来了一句,“你有女朋友没有?”“没有,老板”要是有的话,我也不会跑到泉州西部这个山旮旯来了,“家里有些什么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半个小时,我虽然有点醉了,但一下子明白了,老板是为了他的女儿来问的,我顿时感觉到惭愧起来,我在这里上班,工作,可以吗?
这次吃饭和半夜的谈话就这么结束了,我是满脸通红,因为从小就不能喝酒,一喝酒就上脸,我也不敢说谎,一说谎也是这样。我其实后来也打听了,老板的丫头在集团公司财务处上班,我只是分厂,而且这次之后,林厂长又邀请我和他的侄女儿一起吃饭,不过说老实话,这真不是我的菜,我还是喜欢中国人的含蓄和婉约,我也想过去找找,无奈林厂长好像对我看的很紧了,我白天几乎没有出去闲逛的时间,倘若我要出去逛逛德化县城,只能晚上抽空出去。
不过在厂里泡了将近一年,我对这500人的工厂也算是了熟于胸了,我早上一看到林厂长下发的生产任务单,我就知道今天什么人很忙,什么人在车间闲着,因为订单少,不可能流过所有的人,因为是计件工资制,为了月底工资的均衡,只能在工作分配中进行平衡。有一次任务不大多,苏老板要带客户来看生产车间,我一看行程表,就把中段3、6、8机组的参观线路划掉了,将终端的糊盒和拆纸都划掉了,因为任务今天不可能流到这边,以防客人看了比较萧条影响参观的情绪。进行工厂参观,最好的局面是看到工人在热火朝天,井然有序的生产,讲解也比较有内容,告诉客户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怎么保证产品质量的,怎么保证生产安全的,等等。这样不仅节约了行程,也给客户一个印象,因为我们质量扎实,所以业务量很大,潜台词就是“你选择我们没错”,因为的我精心安排,每一次老板带客人参观总是恰到好处。
我一晃也是26岁了,也想考一个研究生啥的,奈何无论车间是不是很忙,我都很难出去,好像被禁锢了一样,我感觉这种工作环境比我在农村种田差多了,非常的受到限制,普包厂的小林还知道给老板进言,讲了一套“5s”管理的小报告,我除了出出黑板报,给老板用毛笔写一写招聘启事,其余就是呆在车间,下午一下班真的觉得很累,别人去吃饭,我不行,我得先睡上一个小时,然后再吃饭,不然真的没有力气吃饭了。一个人最怕生活在整体的环境限制中,如果处于这样的境界,就很麻烦了。我心里暗暗打算,干到年初走人,下半年最忙,也是最考验人的时候,最难的时候不能走,这样走显得我一点能力也没有了,也没有坚持,老板常说,“你要做一个百炼成钢的人”,是的,最困难就越要顶住,我确实做到这一点了。有时候我想,我也差不多该谈一个女朋友了,但是在这几百个人的彩印厂,哪有合适的呢?时运不济,只能有空看看单词,幸亏做的东西都是出口的,好多新的单词需要熟悉,这让我的英语还有点用。
之后的日子也是平淡如水,2003年开过年来,我就打算离开了,其实我还是很舍不得离开这地方的,如果一个农民对自己的土地颇有感情。虽然我在这并不稳定,没有保险(现在普遍的都是五险一金),除了工资。这导致我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我也总不能端着苏总的一份饭碗,哪一天他雷霆一怒,我不是玩完了?我用车间的打包机把我的书全部整理好,一起托运到厦门,怎么办,还得回到厦门找工作,也不能闲着,毕竟要生存。迅速在集美大学西边的一处村庄找了一个小房间租下来,又开始一遍遍跑人才市场,连续干了三个单位,一个是海堡橡胶,一个是洋江耗油,还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银鹭食品,为什么总还是换,因为并不如意。第一个是在厦门海沧,穿上了红衣服算是管理人员,但是货号很多,终究与四川的上级无法合适的相处,走人。到了洋江耗油,发现领导比员工多,最终我也是被逼无奈,这里和我没有读大学的环境差不多,走人。到了银鹭集团,在人力资源部上班,做员工培训,这是我喜欢的,但是工资很低,偏偏人力资源部经理经常一起吃饭,但是并不付钱,这是什么经理呢?后来我离职,听说他因为经济的原因也走人了,原来招一个员工要给他人头费,有人给老板举报了,老板自然很愤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