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正式去工作



        我这读大学的日子,我觉得好快乐。我获得了很多,但是我也失去很多。自从我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之后,我特别希望能读一个研究生,原因就是想到高处去看一看,这个很简单的概念,我还不懂呢。第一次听说研究生这个词语,早在1992年的初三时期,我听同桌周爱军说,老师的儿子考上了研究生,什么是研究生?不懂,只是觉得遥不可及,现在我也终于大学毕业了,依然觉得遥不可及。我得找一份工作,我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样并不独立的日子,每天呆在学校里,也没有创造价值,还要我的父母卖粮食卖棉花给我当做生活费,我是一天也不能忍受,作为农家子弟,我梦想并不高,就是想大学毕业后找一个安身立命的职业。连续跑了几天厦门人才市场,终于找到一个机会,一个台湾老板问我毕业了没有,我说虽然没有毕业,但是可以全职工作了,其实我还有7个月才毕业。对方姓林,姑且叫林老板,林老板思索了一下,叫我去上班,就这样我就入职台湾翔星贸易公司了,我好兴奋啊,一路奔跑坐公交车回集美。

        我终于成为我们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人,成为这个贸易公司的外贸业余员,我终于不要再干木工了,我终于不要弯着腰给棉花施肥,我曾经在地里弯腰几个小时,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就是我。我有一套廉价的西服,但是我连个包也没有,于是将林班长的书包清空,放上一支笔,两张纸,就准备去上班了。我是属于业务员,没有事情不要出去的时候我观察到几个有趣的现象。一个是公司有两种性别的人,一个是我这个类型的,另外一种就是所有的都是披肩长发,看来这是进这家公司的标配。二是打电话接电话一般女职员优先,“喂,翔星”,说的时候无比的婉转悠扬,这给我印象过于深刻,以至于毕业了20年还记得那种原声。因为我不好意思直接看,所以只记得声音了。

        平时上班,下班,中间去了泉州4次,每次去都是去看货,比如拿着原图对照样品和一部分产品比照,看看有没有色差,如果有色差,就不好交货了,形差更不能有。中午吃饭就在厦门的一个村庄里面,每次老板都点一个大猪蹄,还顺便指着一个竹子外包装的开水壶说,这个在台湾已经没有了,看来台湾很发达啊。这样的日子过的很快,很快到年底了,老板邀请大家到天天渔港进行年底聚会,然后发红包,每人200元,这是2002年的新年之初,没有想到过了几天我就被辞退了,原因是林老板看到我坐在位置上看厦门日报,顿时冲我发火,这是私人企业,你要知道的!没过几天,我就打道回府了,内心里真的无比的懊丧,现在想来主要还是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报纸只是一个幌子。第一次工作让我诚惶诚恐,而且被辞退,非常的无语,我突然想起我做木工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后来又连续跑了几次人才市场,泉州一个造伞的企业邀请我做一个班长,我跑去过一看,像作坊似的,顿时没劲。继续投简历,后来安溪一个新华都企业邀请我过去,安溪这个县城还不错的,绿水青山,小桥流水,过去就是泡茶,聊了半天,我感觉不大适合自己。继续投简历,后来德化的一家企业邀请我过去,意向是做一个车间的主任。我从来没有管理过工厂,但是我的目标不就是管理企业吗,这个和我的理想很配,我打算去干这份工作,老板姓苏,大家都叫他苏总,但是自从去了工厂参观第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我记得我和江西的小邹一起去考察工厂的,人家考虑问题很仔细,我可能中意你们,但是你们也过来看看我的工厂,看到底合适不?总之回来就一直没有没有消息,后面忙于写论文,就没有继续继续关心,心里打算写好毕业论文再继续找工作,偌大的厦门难道找不到一份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