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老实人的生活-第2/2页
第3代人的命运。调查数据表明,第三代人的生活已经处于安宁和平静,可以预测大多数能取得高等教育文凭,他们不需要像父辈小时候放学回来要喂猪,给羊割草,给家里烧饭。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上好辅导班,学好技艺(画画和琴艺等)。少数第三代人仍然从事着父辈的手艺——木工,相当一部分已经工业化,比如木板的剖分,已经不需要送到木材加工厂,只需要买合适的木工板,花纹异常美观,种类繁多。这些工作的价值已经显现出来,其成果日渐艺术化。唯一不足的是这一代人缺乏童年生活的历练,而第2代人受了太多的不该有的历练。
价值观念的改变。中国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老实人只是其中一个小角色,这样的角色承受生活压力之大,外人难以想象。没有谁比他们更迫切需要改变生活和现状,农村的人言可畏,家贫言弱是最好的写照。像打工这样的社会现象,也呈现不容的价值观,如果你在外打工依然贫穷,他就会鄙视你,如果你打工发财致富,他就会挤兑你。所以老实人犹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主人公。随着法律制度的日益健全和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乡邻与乡邻之间的关系走向简单化,老一代老实人渐渐欣慰,新一代老实人石头落地。
高学历者普遍结婚比较晚。多种因素导致婚姻的推迟,首先是致力于完成大学学业,付出那么多,基本都会认真对待,退学者极少。其次是工作之后的历练,农二代大多知道需要勤勉的对待生活和工作,如果没有这样的态度,那可能前功尽弃,很可能无颜见江东父老,尽管江东父老也不是很待见。所以一路如履薄冰尽享底层之心酸。最后是农二代在生活和工作中初露才华和锋芒,才可能获得生活和职场的青睐。还有性格和秉性的原因。所有这一些导致这类人群的第三代特别幼小。相比较而言,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2代成家早,立业早,早早扛起生活的扁担,比出外读书者平均早了9-17年。年长者父辈岁月的沉淀,也会对岁数相差过大的子女或偏爱,或严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