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
“再过五日便是你的生辰了吧。”
唐铮一愣,片刻后点点头。
农家人不注重生辰,想起来了就下碗长寿面,想不起来也没什么,日子照常过去。此时唐玉茗陡然提到,没怎么过过生辰的少年一下子间尚未能反应过来。
唐铮是被寄养在唐家的,当初将他送来时对方便告知了生辰,方便给娃娃算年纪。小家伙是春天出生的,按照日子算下来,正巧今年唐铮的生辰在春分这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几只新燕停在院中树枝头,叫声清脆悦耳,看向树下两人。
唐玉茗拿过少年手里的蒲扇,时不时对着柴禾扇一扇,继续道:
“我打听好了,隔壁青林府有一教书先生,束脩不贵,还给远来的学子提供食宿,甚是方便。镇上商队每七日就前往一次,待你过完生辰,我便送你去青林府读书可好?”
当今天下以洲、府、镇、村为级别划分区域,共有三十六洲,四百零二府,及其下若干镇、村。唐玉茗所在的百花镇处于易江府的管辖之内。不过百花镇虽属易江府,却是处在边边儿角上,离府城远得很,反倒是距隔壁青林府要近些。
易江府同隔壁青林府紧挨着边,往来路程修有官道,故而百姓往返十分便捷。并且此二府一道皆属于上岱洲所辖,地处江南,民风民俗极为相似,界限也便更淡了。
不过虽说易江府紧邻青林府,又修有官道,但在交通匮乏的古代,从百花镇前往青林府也需两三日路程。
见唐铮不说话,唐玉茗以为他觉得远,继续劝道:
“青林府虽然远了些,平时不方便回来,但多少去的也是府城,比百花镇大多了,那里学子的学问定然要比镇子上做的好,况且平日还能住在书院,比起日日赶路要好上不少。咱们百花镇虽处于易江府,府城也有不少教书先生,但终究还是离得远了些,倒不如青林府府城近。况且那教书先生门下学子不多,教导起来不至于太分心思,于你也是有益。”
古人或许听到出远门就要担忧,但有一颗现代心的唐玉茗觉得,不就是上寄宿学校嘛,自家崽一定没问题的。
况且以如今的交通条件,在易江府和在青林府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反正都不能走读,一来路程远,来回就要以日计时,二来也不方便,耽误学习。是以一旦上了学,或租或赁,学子们都是选择住在书院旁边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住在学校方便。
唐玉茗这边说了一堆,那边一直没有开口的唐铮慢慢仰起头,愣愣开口:“哥刚才说,要送我去读书?”
唐玉茗口干舌燥:“”
敢情我这么多话,都白讲了?
“否则呢?我刚刚讲了这样多,不正是在说这事?”唐玉茗好气又好笑,“还是说,小铮不想去读书?”
“不是的,”少年连忙摇头,“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