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U国留学可行否-第2/3页
接下来,就是细水长流,邮票慢慢上架,保证各项数据稳定增长就可以了。不能一味的追求快速,稳步增长才是最保险的,不出问题的增长,才是最快速的路。因为一旦长时间保持快速增加导致不可控事情发生,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对于初创公司,一旦开始时遇到大的波折,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情况就很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就功亏一篑,直接一蹶不振直至创业失败。
特别是现在我们还只是几个人,在二十平方的办公室里艰苦奋斗的时候。被邮票占据了好几个平方,几张办公桌把地方挤得满满当当的,只留一条出门的通道了。如果不是因为买了楼,铁定是要再租一个大一点的办公室了。
王霞打电话给我汇报工作进展,现在广府的事情基本交给小彬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煅练,小彬基本也能装得像模像样了,在银行的vip圈里混得已经有点小小的名气了。其实是海外私人银行的牌照摆在那里,小彬更多的只是充当个吉祥物,借着牌照的威力,虽说业务还不熟练,但勉强能应付。上个月做了五百多万的存款,也算初步有点成绩。
王霞则把重点放在全国招聘和培训上,在惠城租了个会议室,天天培训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新员工。现在已经招聘了一百多名员工,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业务员工,每天在会议室里培训新员工,主要就是培训之前总结的经验,先在每个银行办vip卡,存五百万进去,拿到银行的各种vip待遇,再在vip聚会时扩展人脉,线下再联系介绍银行业务。
王霞在培训上花了苦功,不单培训这些业务经验,还培训品酒、打扮、西餐礼仪等。算是全方面培养人才了。还好,招聘的大多是有一定经融从业经验的人员,本身有一定气质基础,培训个半个月,就能回到各个城市独挡一面了。
我完全赞成王霞的做法,一个人再努力,也不过是三五个人加起来的业绩,但培训一百多个职员,就算每个职员短期内只能有她十分之一的功力,也能相当于十个她的成绩。简单的数学题,简称分身术。等这一百多人成长起来,全国一、二线的城市,都能顺利的开展银行业务,那个时候才象是一个银行应有的样子。虽然不象传统银行一样每个地方开设营业厅,但网络就是这么神奇,一个网络就相当于无数和的营业厅。就象第三方支付,虽然没有在每个地方开设营业厅,但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们借款的人遍布全国,比所有银行做的借款人数都大。连学生都可以轻松贷到款,这是银行之前不敢做甚至都不敢想的业务。
互联网的贷款,就算借一块钱,也会借给你,这是传统银行做不到的,传统银行的借贷,要先调查背景,调查征信,还要抵押,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下来,单是这套流程的成本,至少都二百多块钱了。借几块钱的事情,想都别想,银行根本看不起这种小钱,或者是在传统银行的成本里,借得越多才越划算,因为单单是这一套流程的成本,借多少钱都是差不多的,自然就出现借得越多对银行越有利的情况。而互联网银行,用的是电脑自动根据信用放贷,不用调查,节省了这繁琐的贷款流程,成本可以做到几分钱,所以借一块钱的业务,也可以做。再以交易量来弥补单笔金额小的短板,很多小额业务加在一起,总额也是相当于惊人。甚至超过很多传统银行。
但对我这个银行来说,是不允许做这种业务的,这个业务需要专门的牌照,在九州,是很难拿得到的。那有什么方式可以做到类似的效果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