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燕留声将军登楼,虎逐客少郎听书
天济十三年,秋晨,何苏堤皇宫。
深秋八月,枯木凋零,众生憔悴,南妃所住的华清宫亦然。
此时,身为一国之君的承神宗林光启正凝立在宫外,龙袍已被寒露沾湿,却仍焦急如初般等候。
片刻,一位面容不出众的宫女慌忙跑出华清宫。见到圣上,顿时跪拜在地,其发丝已因忙碌而湿漉漉的。然而她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
神宗问:“南妃如何?孩子如何?”
宫女深吸一口气,满脸通红道:“回圣上,南妃安好,公主安好。”
“公主可有姓名?”
“娘娘尚未取好。”
神宗回过头,只见得宫外花苑方才尚无生机的百花却已含苞欲放,娇艳欲滴。枯木生新芽,溪流水更盛。忽闻百鸟争鸣,神宗四处打量,却不见飞鸟,空闻鸟鸣。
神宗一愣,突然爽朗大笑,道:
“取纸笔来。”
找了花苑间石桌石凳一处,神宗摊开宣纸,亲自研好墨,持玉琢毛笔一只,点了点石墨,降御香一炷,脑中灵光一现,诵道:
“枯林再菀,涸辙重流。”
说罢,大笔一挥,写了个“菀”字。
写罢,思索片刻,辅了个“秋”字。
此时,公主姓名已定,曰:林菀秋。
……
天济二十八年,腊月廿二。
古秦水之阳,殷江沭河交汇之处。大承神京,何苏堤古城,突兀而起,浩浩荡荡。要说这大承朝罢,天下十九洲,承朝占其三。建国数百年间,政通人和,国库富足。有属国数十,邻邦无数,为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
城内,彩灯盈市,珠光宝气,烟火通明,人声鼎沸。佳节将至,运河上繁忙胜往。来往商船无数,大小航道舳舻相接,光顾着这座已完全被人类征服的盛世京城。各地人士交织成一张天罗地网,意欲将众生困于这繁华盛景。
何苏堤靠近东溟,被无数大小不一的河流穿过,因而洪涝不断,天灾连年。遂有俗语云:
“何苏米面贵,陆无半里田。”
然而自承朝定都此地后,建设了强大的排水系统,再加之有高阶修士轮替镇压水妖,这座城逐渐从蛮夷之地变为中原最大的水利枢纽、贸易枢纽。繁华空前,盛况绝世。因夜晚灯火照射,息如白昼,故有美名曰:不夜城。
即便少有水患,以备万一,城中建筑物为了躲避突发的洪涝侵袭,一般建造的极为高大,且防水性极佳,被外地人戏称为:定舟。
为方便大型船只通行,定舟间通常以天桥相连,密而不乱,方位有序。每栋定舟内常可容纳两三千人,内有酒馆、药铺、商店及娱乐设施等,不计口粮问题,完全可以独立生存。城内居民口粮一般由运河从全国各地送至此地,粮食问题更是关系到了整个承朝的命脉,千钧一发,一触及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