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 47 章-第5/7页
院子
确定下来,接着便是房屋主体了。
杨关市这边盖房传统是房屋一定要正北正南,方位一定要正,坐北朝南的规矩林斐是不打算改。房屋主体参照林家老宅那样,左右做个耳房,中间是堂屋和两个厢房,微微凸出的东西耳房可以把整个建筑撑起来,一楼下面退出一个超长加宽的屋檐下,二层的话,可以做个超长加宽的270°超大视角的阳台。
为了住着舒适,尽量冬暖夏凉,林斐采用的也是老式的陡坡房顶,还可以做出一个阁楼出来。
房屋主体参考老式建筑,但内部为了起居方便,林斐设计得还是比较现代化的,左右耳房不做居住使用,而是做成厨房和杂物间,堂屋是个餐厨一体的设计,还留有明亮的大玻璃窗,两侧厢房也做有独立卫生间。二层结构跟一层差不多,只是二层左右耳房做的是居住设计,只是没有独立卫生间,右边厢房的卫生间被设计为公用的。
思路一旦确定下来,接下来投入建设就很快了。
九月中旬,在王姨翻好几半天万年历之下,确定一个动工破土的好日子,林斐农场里的二层新式小楼正式动工。
盖房子是个撒币的过程,撒币还瞧不见水花的步骤之一便是打地基,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政府对农村自建房的要求日益严格,像洋景村这边,林斐在自家农场盖自己的房子,每一个步骤完毕,都要找相关单位请他们过来检查工程质量。
上一步工程质量达标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尤其是打地基这方面的要求最为严格,在打地基前,党书记是再三跟林斐强调。
党书记甚至还生怕林斐小孩子家家被工头坑,他甚至又专门去找工头谈谈心,到工地给工头工人散出去小半包烟。
林斐很有些不好意思,首先是书记对他的照顾,其次是书记怎么还当他是小孩儿呢!
之前就被钱大娘当小孩的经历再次浮现林斐脑海中……
打地基这方面工作实在乏善可陈,要么是挖掘机在地里挖挖挖,要么就是打桩咚咚咚,再或者就是运来的水泥砂浆轰隆隆。
正巧那几天赶上菜秧马上要成熟前,最关紧的追肥、控枝、控水等细节管理工作最繁忙的时候。
那几天,早起,林斐每天跟施工队一起去农场,工人在山上干活,林斐在山脚下打理农田,要是赶上同学们来帮忙那一天,林斐还要被大家一顿白眼伺候。
林斐心里苦……
就在林斐终于可以拿着大棚蔬果去换钱时,地基已经打好。
地基打完了,近二十万也没影儿了。
不过林斐丁点都不担心他的房子建不下去,因为地里的蔬果马上就要进入产果期,仲秋的夏季蔬果价钱又再次抬头,而且随着秋季愈深,蔬果价钱也就越贵。
建筑主体建设速度快,同样,烧钱的速度也快,成万成万的钱撒出去就跟没水花儿似的,林斐一边肉痛给钱,一边跟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收菜卖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