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情仇 中-第5/6页





    陶谦的从事糜竺、部将曹豹纷纷劝说陶谦迁治所,放弃郯城去守下邳,都被陶谦断然拒绝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曹军要想压制徐州,必先控制徐州北部,那么如今的两路进攻战术是不行的,因为北部的郯城就好像一颗钉子,只要郯城不破,曹军就控制不了徐州北部,所以,如果固守易守难攻的郯城,曹军会被迫合兵郯城。到时候,公孙瓒的援军或者徐州南部的援军就可以增加战场的变数,而且经济刚刚有些起色的下邳也不至于因战火而毁于一旦。糜竺奉命前往与公孙瓒所委任的青州刺史田楷交涉,曹豹则去徐州南部搬兵。

    陶谦集结了丹阳嫡系精锐,试图固守郯城以西的襄贲城,以期与郯城成掎角之势。曹操很快看破了陶谦的计划,派兵隔断了郯城与襄贲的联系,不过襄贲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攻克。这时候,从青州赶来的刘备军趁着田楷与曹仁激战之时,率部穿过了曹军封锁,先行抵达了郯城东部,与陶谦部将曹豹从徐州南部搬来的救兵汇合,企图袭击正在围城的曹军,可曹操抢先一步,夜袭刘备曹豹营地,数日后,夏侯渊与曹洪攻克了襄贲。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战局似乎对陶谦越来越不利了。

    ————————————————————

    【八】保三城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妹妹唱的可真好听,不知这歌叫什么?”

    说话的乃是曹操正妻丁氏。她怀中正抱着惹人怜爱的曹植,如今曹植已经三岁了。而六岁的曹彰正拿着小树枝认真地朝曹昂挥砍,在他眼中他的昂哥哥是一座怎么也砍不坏的山。

    “我知道我知道,这首叫《越人歌》!”

    有模有样地一直坐在一旁听歌的小曹丕迫不及待地回答问题。

    “丕儿,你怎知道的?”唱歌的卞氏面露惊奇,因为他不曾记得跟他唱过这歌。

    “我前几天刚跟昂哥学了这首诗。”曹丕一副得意。

    “不是诗,是辞。”一直沉默的曹昂开口了。

    “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这首歌谣。”

    看着比他长八岁的曹昂,九岁的曹丕眼中又是嫉妒又是崇拜,但是曹丕已经在同龄中属于神童了。六岁学会射箭,八岁学会骑马。曹昂在教他这首辞时,背景和内容什么的还没来得及都告诉他,于是笑着摸着他的头说,“这首楚辞,你长大自然就懂了,所以我没有跟你多讲。”

    “像昂哥这么大后就能懂很多东西了是吗?”曹丕一脸稚嫩“那我真想快点长大!”

    曹昂微笑着说:“我的傻弟弟,等你长大了,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丁夫人、卞夫人都能理解此时曹昂的心境,因为先前已经得到了消息,有“飞将”威名的吕布,拿下了濮阳,鄄城已经岌岌可危。作为妇人的她们能做的只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而已近弱冠的曹昂,不但一直担当掌家之任,也将担负起保卫城池的重任。

    虽然丁夫人一直固执地劝阻曹昂上战场,但是他知道,曹昂和他父亲一样,一但决定了的事,就不会更改,尤其此时他坚定的眼神,最像他的父亲——曹操。

    这时,曹安民走了进来:

    “昂哥,荀司马他们已经在议事厅等候了。”

    “好的。”

    在曹操不在兖州的这段时间里,陈宫通过挑拨与煽动,说服了一直畏惧袁绍谋害自己的张邈去邀请身在颍川的吕布共治兖州。东郡太守夏侯惇得知吕布入侵、张邈陈宫背叛的消息后,自知再难守住东郡,于是带领队伍轻装简行向鄄城移动,却遇到前来截杀的吕布本队。一番血战之后,夏侯惇击退吕布,但他不敢恋战,继续退向鄄城。

    张邈陈宫叛变,夏侯惇撤出东郡,意味着曹操部署在东郡的军事存在已不复存在,投降与叛变在整个兖州就像瘟疫一般传播,有些人是因为同情名士边让被曹操残杀,有些人是因为曹操未报私仇盘剥兖州百姓、送葬兖州男儿,也有些人是因为出于对“飞将”吕布的恐惧。即使如此,吕布对现状也不满意,他还通过劫持各地长官的家人为要挟,逼迫各地长官就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