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凉操戈 下
【九】吕温侯
王允与吕布联手,完成了政变,诛董卓三族(即父族母族妻族)。为了斩草除根,取得厌恶董卓的士大夫集团支持,王允指派英雄级的名将皇甫嵩灭董卓宗族于郿坞。也不知皇甫嵩是否徇了私情,一些董氏幸存了下来。九死一生的董卓血裔改姓为“童”,为日后童姓渊源一支。
董卓在世之时,有四位董氏成员颇受重用。
分别是弟弟董旻、侄子董璜、族子董承、族人董越。
董旻,虽然贵为太师弟弟,却只官至左将军。他作为董卓副手,董卓被杀时,他正守护母亲一行人,与皇甫嵩所率“叛军”死战于郿坞,兵败被杀。
董璜,官至侍中,但位卑权重掌控禁军,是最有可能成为董卓继任者的后起之秀。董卓遇刺,董璜正在宫中布宴,被密谋政变的公卿乱刃刺杀。此后由王允的长子王盖接任侍中及禁军。
董承,董太后之内侄,分配在董卓女婿牛辅手下当校尉,但实则常伴董卓左右与董璜共辅董卓。北掖门事变,长安动乱,董承因董太后之故大难不死,逃出生天。
董越,官至中郎将,乃是董卓倚重的五位中郎将之一,其他四位为牛辅、段煨、徐荣、胡轸。董越所部驻扎渑池,负责防备关东之敌。当董越得知董卓阵亡时,董卓早已被挫骨成灰。离长安更近的段煨、胡轸、徐荣三位按兵不动,令董越心生疑惑,他们是否已经改旗易帜?若真如此,事情可就麻烦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因为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带兵驻扎在安邑,并且统领着李傕郭汜张济等校尉向东侵略。两人都是董卓嫡系,所部战斗力也是相对最强,如果二人合兵一处,胜负或未可知。可是,牛辅却杀了他,并夺了董越旧部。传言很多,一说董越曾经鞭打过一个卜者,牛辅迷信,恰巧让这与董越有仇的卜者占卜,于是就坑死了董越。另一说董越此来不怀好意为王允游说,牛辅下定决心绝地反击,痛下杀手。版本不一,流传成谜。
闻知牛辅兼并董越部众消息,王允迅速作出反应,委任吕布带领并州军团前往迎战。一场并凉集团的大战随之展开。
董卓的中郎将们没有一个是浪得虚名,女婿牛辅也不例外。依靠身经百战的凉州军团,牛辅轻松战胜了吕布的先锋——李肃。
李肃是吕布同乡,二人情同手足。出长安时,他一厢情愿认为只要诏书在手,牛辅军必然离心离德,诛杀牛辅轻而易举。却不想,牛辅对军队的控制远超李肃所想。交战惨败后,李肃退守弘农。
当奋武将军吕布率领主力抵达弘农,见到了狼狈的李肃,二话不说示意手下把李肃绑了起来。
“李肃奉诏讨贼,作战不力,怯懦不进,推出去,斩首示众!”
李肃双目圆睁,他不敢相信,昔日兄弟一般的吕布一见面就下达这么绝情的军令。
“将军饶命!”
“将军,当下用人之际,是否三思。”
“文远(张辽),为将者切不可妇人之仁。治军要严,兵贵神速,这一切都是为了胜利!”
随后他用情地看了李肃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目前并州军团的战斗力的确不及牛辅的凉州精锐,吕布也知道李肃退守弘农是一个拱卫长安的明智之选。可眼下不尽快除掉牛辅,等到李傕郭汜回师,怕是韩信在世也将无回天之力了。而且,三位中郎将名义上臣服新朝廷,可是这次来平叛的只有自己的并州军团,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那三位手握军权的中郎将,显然是在等待牛辅与吕布决战后的结果。
张辽年轻不懂,李肃究竟是年长几岁,瞬间明白了,此后一声不吭,被拖上了刑台。
直到行刑结束,头颅被送入帐中,吕布这才又开了口。可语气较先前仿佛失了一魂二魄。
“高顺,今后你接手李肃的部众,几日后,我要看到你率领他们冲锋在前,攻陷敌阵!”
“是!定不辱使命!”
高顺的回答气壮山河,吕布听后神色也好了许多。
两天后,吕布与牛辅于河东弘农二郡交界处遭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