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凉操戈 中-第3/4页
    
    董卓摔下车来,怒目而视,才发现此人他认得。这不是并州军的李肃吗?!
    并州人应该听吕布的话吧,来不及细想就已经本能地喊出:“吕布何在?”
    不料,吕布大叫一声:“有诏在此,讨伐贼臣!”
    董卓只见周围剑戟矛枪纷纷指向了自己。他万万没想到,到头来会被吕布算计。
    他怒骂:“你个狗奴,竟敢叛我!”
    说着去拔佩剑,欲做困兽之斗。可是吕布怎会给他机会呢!
    董卓骂声刚落,吕布的矛就已经刺进了董卓的身体。董卓死死抓住了吕布长矛,吕布不能拔出,于是示意预先埋伏的卫士纷纷举剑砍向董卓。
    先前被事变惊呆的太师主簿田景眼见董卓已经满身鲜血,奄奄一息,于是想要上前护住董卓身躯,刚近身,吕布左手抽出宝剑,以雷霆万钧之势,剑劈田景。
    董卓车夫也拔剑欲为董卓解围,同样被吕布轻松刺杀。剩余董卓亲信已不敢再上前,于是纷纷缴械投降。
    当天,日月清净,微风不起。董卓的尸体被暴于闹市,膏流浸地,草为之丹。
    守尸吏在夜里把董卓大灯炷,用董卓的脐带当灯芯,光明达旦,数日方熄。
    当时董旻、董璜及董氏宗族老弱悉在郿,回京路上被政变者袭击,逃回郿坞之内。王允派遣朝内最强名将皇甫嵩帅兵前来围攻这些负隅顽抗的董氏残党。
    眼见绝无胜算,董卓九十岁的老母,行至坞门代表族人乞求活命,当即被政变者斩首。随后不久,郿坞化为一片火海。
    袁氏门生故吏,敛聚董氏尸体焚烧,挫骨扬灰。
    ————————————————————
    【八】废典纪
    “太尉此来,有何贵干?莫非又是为那件事而来?”说话的王允大人脸上毫无温润之色。
    “哈哈,什么都瞒不过您啊,王大人”太尉马日磾笑盈盈的回答道。并看了看已经先到的尚书仆射士孙瑞。
    王允毫无笑意,只是轻描淡写的俩字“免谈”。
    马日磾也是个太尉,心想着王允太不给面子了。但是考虑到好友安危,他还是厚着脸皮继续劝劝试试。
    士孙瑞先开口说道:“司徒大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并且希望得到您的原谅,他说了只要让他继续修汉史,他甚至甘受酷刑之苦。”
    马日磾乘势帮腔:“是啊是啊,伯喈(蔡邕)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应当续写成后史,成一代之大典。况且他忠孝素著,颇有名望,如今连坐他还缺少名分,杀了他岂不会寒了人心吗?”
    王允听后冷笑了三声,阴森的说道:“昔日武帝(刘彻)不杀司马迁,让其著写了毁谤之书(《史记》),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以让佞臣执笔陪伴在幼主左右。这既无益于培养皇帝的圣德,又使我等蒙受其讪议和威胁。孤意已决,不复再言!时候不早,君荣(士孙瑞)带太尉大人回去吧!”
    就这样,士孙瑞和马日磾被“赶”出了司徒府。
    士孙瑞叹了口气,对马日磾说道:“唉,看来蔡邕大人生还无望,可怜了一代鸿儒!”
    马日磾似乎没有听到,他只是回望了一眼司徒府,低声且用极其讽刺的音调说道:
    “太原王氏如今风光万千,可好日子也不会太长久吧?”
    士孙瑞一惊,警惕地回首望了一眼王允府邸,毫无惧色地说道:“马大人何出此言?”
    马日磾,笑了笑,不紧不慢地回答:
    “好人是国家的楷模,国史是国家的经典。灭纪废典,岂能长久?”
    士孙瑞捻着雪白的胡子,毫无表态,只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谋杀董卓,原本扶风人士孙瑞也是同谋,可是事成之后,王允独揽大功,士孙瑞毫无封赏。可是又有几人知道,士孙瑞对封赏一开始就是拒绝的。
    马太尉略有尴尬,笑呵呵地补充道:“开玩笑的,开玩笑的。”
    随后,他神色黯然,告辞士孙瑞打道回府了。
    士孙瑞则背着手在王允府前驻足良久,摇了摇头,吃力地跨上了他那匹西凉老马。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