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暖意



暖意

        弘康年末,太祖高皇帝驾崩,后宫二十七位嫔妃活殉。

        这是大晋丧仪上的制度,尽管这项制度在剥夺女人们的性命。

        妃嫔们在哭哭啼啼中被迫走向帝王的陵寝。

        帝王的丧仪肃穆而恢宏,整座皇城素裹,活殉的妃嫔母家会被冠以无上的华贵荣耀,她们穿戴整齐毫无生气地走进陵寝,在这种近乎丑陋的无情掠夺中也会有反扑者,只是等待她们的不仅是死亡,还有被株连的家族。久而久之,众人用沉默屈从这项令人发指的规矩。

        入了十二月,白日越来越短。

        奉天殿的修缮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内阁的运转日渐稳妥。

        方敬仪主动请辞后被顾珩暂扣应天府,只能赋闲家中,杨康山时时登方府拜访,意图从中转圜,岂料连方敬仪的面都见不到。

        宋府也同样紧闭府门,宋文鸿被父亲逼着不许上朝,与方敬仪保持同一阵营。

        这日沅柔醒得早,她正坐于书案前在生宣上飞快地动笔,将前世重要的事都记录下来,书案右侧已经摆着三张写好的宣纸,批注了详细的年月,字迹端正娟秀,极具闺阁女子之风,内含婉约之美。

        此刻外头天光大好,沅柔边写回想边写,待到写完之后,才发现已写满整整五页宣纸。

        这些都是她死后三年朝廷上发生的震荡。

        与现状比较来看,沅柔在其中发现了与前世的不同之处。

        其一,前世顾珩没有设立内阁,也没有用杨奇和杨复两名景文旧臣,而是将大多数政务交由杨康山打理……

        她换了支笔蘸取朱砂,在杨康山与杨奇、杨复三人的名字上做了标记。

        其二,前世顺利掌权后,继续景文帝的削藩政策,与他起兵造反的宁王被逼死,誉王被软禁应天府,代王被贬为庶人,可是如今他却大相径庭,恢复了藩王的爵位,以及侍卫数量。

        她又在宁王、誉王、代王三人名字上做了标记。

        沅柔还有一个疑问,在前世的最后,到底是哪位藩王将剑刺进顾珩的胸口,如果找到此人是否就可以借此掣肘顾珩。

        只可惜,那个人的容貌笼罩在白光之下,她根本没有看到他的容貌。

        另外,自苏鄞离宫到今日已有十日整。

        叶沧海带着人搜捕他的踪迹并未有回信,那他就有很大可能已经进入福建省境内。

        只要入了福建省就等同于拥有一道防护罩,以目前的朝堂形式来看,顾珩最不能招惹的就是拥有二十万水师的福建总兵胡维康。

        此人在前世,因为顾珩夺朝篡位之举,一直与顾珩作对。

        占据海岸,易守难攻,坐拥二十万水军,一直替大晋抵抗倭寇的侵袭,顾珩不得不投鼠忌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