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期末考试-第2/3页
坐在考场上的时候,她还感觉自己人有点飘,浑身没啥力气。但为了过个开开心心的好年,拼了!
但没想到这次考试意外地难。
先考语文。
拿到卷子的时候,好多同学都被这次的题目惊得倒吸一口凉气,陈欣宜也是。即使这是在最优秀的一考场。
题量大,题目晦涩难懂,是这次语文考试最鲜明的特征。
不过在经历了最开始论述类文本读都读不懂的打击之后,陈欣宜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连自己都考成这个样子,那更不用说其他同学了。
她先通览试卷,把会做的题目全都写上,什么默写、语言应用、古文翻译,全部都写好,然后又掉转头来,将不会的全部都填满,争取拿到部分点的得分加上少量的同情分。
至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选择了《世说新语》的其中几篇,将几种人对待困难的方法排列了出来,让考生根据这样的一种排列顺序写出自己的感想。
难点有两个,第一是题目全都出自世说新语,也就是古文,很多人连这几种人的做法都看不懂,直接被卡死在了题目上。
这一点陈欣宜倒是勉强做到了,毕竟整整一年的认真整理学习,早读晚背,也不是白干的。
第二个难点则是在于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是呈怎样的一种规律。
陈欣宜在准备这篇考场作文的立意时,脑海中忽然闪现高一时的语文老师书琪老师的话:
“我们在考场上写作文,千万不要任性。我们最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虽然人的理解不存在标准答案,我们可以由一个点衍生出一整个球体,但考场作文的审题理解,一定是存在标准答案的。抓住出题人留在题干中的一点线头,一下把核心拽出来,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想明白这一点,原本还有些懵懂的陈欣宜顿时清醒了起来。
其实看似玄乎的作文题目,也是有套路可言的。
要么就是层层递进,从不愿意解决困难,选择逃避,到正视困难,再到解决困难,最后升华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以己之困难看待天下苦百姓久矣的苦难;
要么就是平铺直叙,并排排列。
想到这里,一切就简单清晰了起来。
“还有五分钟考试结束,大家检查下选择题是否填涂到了答题卡上!”
直到监考老师的话将陈欣宜从作文中惊醒,她这才惊觉时间已经不够用了。
这是她第一次语文没做完,但她已经是全神贯注没有浪费任何一秒钟,且基础不差的结果了。
她已经尽了全力。
即使手都已经酸软了,陈欣宜还是没有停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