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逆袭风云-第3/5页





        “有小股东曾向媒体表示,近年柒曜集团陷入资产规模增长缓慢、业绩营收额逐年下滑、行业地位持续滑落的困境,中小股东之所以提名新的董事人选,是希望借助新的董事进入,促进柒曜的改革。

        “一位接近柒曜的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柒曜集团此前经过股权变化,由一家市场化的公司,变为一家行政化的公司。这次中小股东团结起来,将促进柒曜重新走向市场化的道路。

        “根据中小股东的构想,未来将推动柒曜去全面迎接“互联网+”,从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向智能家电转型。

        同时,新的董事会还将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今后公司肯定会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管理层则会通过招聘,走市场竞争的道路”。

        而徐雁峰要找的是,类似题为《柒曜集团股权之争云谲波诡,未来或陷巨大漩涡》这样的有深度有导向性的报导:

        “5月28日,柒曜集团董事会成员选举结束,由中小股东提名的2位董事、2位独董,成功控制了柒曜董事会,打破了大股东柒衡集团一家独占7个席位的格局,央企痛失控制权。这也是中国证券史上,首次出现由中小股东成功逆袭央企大股东的案例。

        “在20余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中小股东的矛盾始终存在,而中小股东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更遑论话语权的掌控。中小股东在这次柒曜集团股权之争中的胜利无异于是一场“庶民的胜利”,更有人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又一声春雷。……但就个案分析,更多的专业人士则并不看好柒曜股东这次的所谓“成功逆袭”,并表现出对公司未来的担忧。……

        包括了几个维度的小标题:大股东柒衡集团盲目自大痛失控制权陷尴尬;中小股东的“庶民胜利”或许已经埋下祸根;股权之争在资本市场留下败绩的上市公司不是个案;双方理性让步找到利益平衡点是关键,等等。

        关键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全面的报导和分析,甚至对今后的走向都有一个预期和交代,这对普通外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对一直跟踪动向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徐雁峰想,新闻怎么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为谁发声,或者说是谁安排的“通稿”,这才是这一次值得关注的核心关键。尽管事件还不是很明朗,但可以说,这样的新闻报导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是一场有策划有预谋的安排。感觉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徐雁峰心理想。

        就像某些抗日神剧的台词,“同志再坚持下去,再过两年,抗战就胜利了。”

        又过了两天,一大早,林建宙又打电话来了,“兄弟,你回来吧?”言语中充满着激动与兴奋。

        “怎么说?“

        “董事会找我谈了,推举我做总裁。你回集团,帮我管行政和营运,怎么样?因为你做事我最放心。”

        这个确实有点突然。

        但徐雁峰略微思索一下,说,“好!”

        两天后,公司出了任免通知,任命徐雁峰为助理总裁,分管行政和营运工作,免去其西北区域总经理兼古城分公司总经理职务。徐雁峰再一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