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卖力-第4/4页



        实际上自成化六年的时候,朝鲜之事情的展开,两万京营北上,就给了成国公一些灵感,他上策拉练,被朱见深采纳。

        十余万京营精锐士兵,分批次被调换到了大同,宣府等九边重镇,呆了半年。

        就是要熟悉行军路线,城内布防。

        为日后战事重开,做好准备。

        也就是因为这些,朱见深还下旨嘉奖了成国公,言其不愧为勋贵榜样,大明柱石。

        当然这种工作,皇帝陛下满意,兵士们也能换种心情,也很满意。

        对上,对下都有一个好的交代。

        唯一差强人意的就是那帮文官看自己越来越不顺眼了。

        不过成国公倒也不在意文官们的感受。

        自己是勋贵,本就是他们的对立面,若是自己只做让他们顺眼的事情,其结果就是陛下会看自己不顺眼。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之。

        此处受到嘉奖,成国公立即就邀请了泰宁候过府饮酒。

        相谈甚欢,聊的差不多了,陈瀛就将话题一转:“成国公,贤侄年前一定能够回来吧。”

        听到儿子,朱寿脸色立马变了:“不管他了,饮酒饮酒。”

        说着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陈瀛摇头苦笑,想来脑海中就出现了那个小桃红的名字。

        “接下来,远航之行,估计又要用上两三年,等到他们回来,陛下也该大婚了。”

        听到泰宁侯说起陛下大婚,朱寿脸色一顿,来了兴趣。

        “陛下确实该大婚了,早日定下国本,是大明的一件幸事啊。”

        不过有一句话,朱寿并没有说出来,对他们这些经历过土木堡之变的勋贵们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因为太上皇还不知道在哪里窝着呢…………

        乾清宫中。

        朱见深正在看着奏疏,他每日都会亲自去看百官们的奏章,有些还会进行御批。

        已经开始给内阁抢权了。

        自成化元年开始,内阁就成了整个帝国的中枢,权力非常大。

        而内阁之所以权力大,是因为帝国的主人朱见深的年纪小不能主导国政,而随着朱见深的年极越来越大,内阁的权力便会越来越小,成为陪衬的存在。

        这个势头就是从成化八年初开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