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朕叫朱祁镇-第2/3页
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到在自己这个时期,大明有什么优秀的航海家。
也都是因为他老祖宗的禁海令。
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海禁,号“寸板不许下海”,而在洪武年间,对于海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到了永乐年间,太宗文皇帝稍稍宽松,但也没有敢彻底违背父亲定下的制度。
虽然有着如此严格的海禁制度,但人为财死,鸟为人亡,民间,甚至是沿海的卫所有很多人都有远航的经验,这种工作,就要交给于谦,成国公等人去找寻。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说服于谦。
实际上说服于谦同意自己将曹吉祥派出去,才是有些难度的事情。
不能直接给于谦说去找番薯什么的。
于谦不是徐有贞,让自己花个几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连个屁都不会放。
只能找一个其他的借口。
让于老师即便不支持,也不至于反对。
美洲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原始部落,所以无需跟郑和一样下那么大的血本。
一艘巨船,五六艘中型护卫船就足够了。
所需的花费肯定也会少许多。
借口这块,自己还是要好好琢磨一番……
正当朱见深想着的时候,张保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陛下,辽东的兵文,跟朝鲜赵将军的奏章同时到了。”
朱见深眉头一挑:“念。”
“是,陛下。”
“辽东武阳候石亨报,朝鲜之战已开,朝鲜锦城君兵分三路,共计十五万军马,兵犯平壤,西路军已尝初败,中路军亦是陷入苦战,而东路军摸错了路跑到安平县地界上,被我大明王军呵退,战事胶着,平壤处于优势。”
朱见深笑了笑。
他知道这所谓的东路军根本就不是摸错了道,而是想要借道,迂回平壤城下,打平壤一个措手不及。
张保念完石亨所发兵文后,又拿起了赵辅的奏章开始念起来。
“启奏陛下,成化六年末,汉城诸军已有集合,李瑜,成三问等人初想用三个月的时间平定叛乱,此次动用兵马,为历来征讨之最,共十三万马步兵,沿三路进攻,虽分三路,但主攻之路不是中路,而是西路,有六万兵马,直取平壤门户开城府,中路三万,进攻金华府,东路四万,沿交州进发,携带国书,绕道安平县,取平壤之后方。”
“汉城诸军,大多数都是农夫,未曾临过军阵,而西路之军由锦城君李瑜亲自率领,此人无谋无勇也,刚出汉城不足百里,便被平壤军埋伏,折损数千人,战心已无,而中路军亦是在金华城下苦战数日,一无所获,东路军被我大明王军数百人制止越境行为,相继撤回。”
“若微臣所料不错,此次汉城北伐,注定无功而返,微臣观之,李瑜已有战心胆气丧失之前兆,主将无能,累死三军。若是汉城再无换将之魄力,之后北伐注定无果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