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献土国书5-第2/4页



        果不其然,到了傍晚,内阁便送来了一堆奏章,几乎在京为官者,有资格直接上奏者,都将自己的想法写于奏疏之上。

        反对的人多了,李贤便也纠结了支持的人纷纷上奏,造势。

        朱见深让张保做了一个详细的划分。

        反对者。

        兵部尚书,内阁辅臣王文。

        吏部尚书,内阁辅臣商辂。

        户部左侍郎闵元,吏部左侍郎高举义与都察院数名监察御史联名反对。

        这其中是王文挑头,百里黄土,苦寒之地,只能让大明国力白白损耗。

        反对派的反扑看起来很凶,可在支持派面前就显得不够看了。

        文华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太保于谦。

        中军都督府都督,成国公朱寿。

        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李贤。

        中军都督府右都督,京师三营总提督,泰宁候陈瀛等人相继上书支持。

        而前军都督府左都督,辽东总兵官,武阳候石亨。

        都察院副都御史,辽东巡抚,孙祥,已经在另一封国书上签字盖印,也是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当然促成这件事情的东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左侍郎徐有贞是当之无愧的铁杆支持者。

        于谦这个人,做事耿直,与人相处也是一板一眼,颇为无趣,故在京师朝堂之上朋友很少。

        反对派的王文就是于谦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

        他接任兵部尚书,廷推进入内阁,全是有于谦一手操作,此次反对只是因为王文觉得接纳两块朝鲜的土地对大明没有益处。

        这也是朱见深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朝堂波动。

        对于这些堆积如小山般的奏章,朱见深并没有全部看完,只看了王文,商辂等人的奏疏,因为不管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所有的根据也就是那几句话,看多了无益。

        朱见深知道明日朝会之上可能又是一场百官纷争,改土为流之时,徐有贞战胜杨善,出了风头,那这次的朝堂纷争,又会是谁脱颖而出呢。

        大朝会上,朱见深刚刚接受完百官的朝拜,王文便开始率先发难。

        “陛下,朝鲜献土国书,大明不能接受啊。”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朱见深并未说话,李贤列班而出,看着反对者的头头王文淡淡的说道“为何不能?”

        于谦不一定说的过王文,商辂,但李贤也不愿让于谦出来与其争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