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献土国书4-第2/3页



        “李辅臣,你不是中庸之道吗,怎么现在也是这般激进。”

        李贤深深叹口气而后说道:“难道于太保不想帮助陛下,重现大明之辉煌吗?”

        于谦看着李贤并没有说话,只是略略沉思。

        “这些年,我们都一直看着呢,宣德三年,大明撤销交趾布政史司,放弃了安南,宣德五年,大明又将开平卫内迁,导致大明北方的防御空间大大内缩,太上皇在位时,又先后数次大败,这些你我二人都是见证者。”

        “放弃交趾布政史司的时候,我刚刚中举,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很年轻,也想过帮助大明改变这个颓势,当时一腔热血,却无能力。”

        可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却再也没有当初的雄心,我们考虑的也多了,打输了怎么办,财政怎么办,所有的怎么办,只能让你我二人永远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不愿意踏足向前,因为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就永远都不会有错,你于谦官封太师,恩宠万代,我李贤,也能位居人臣,死了之后,也会被陛下恩待,可这些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为人臣子者,难道不应该以社稷为上,自身次之吗?”

        “就是因为这种种,我们忘了当初的热枕了,于太保,现在的你是不是跟六年前的你已经判若两人了。”

        于谦稍稍有些转不过神来,大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正能量了,前些时日,不到九岁的陛下给自己做了思想工作,自己还没有彻底消化呢。

        李贤又来了。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热情,同样的效果。

        他看向李贤。

        “我早就发现自己已不是六年前的自己了。”

        李贤轻笑两声。

        “一扫大明往昔之尘埃,是你我二人应该履行的责任,我们没有办法逃避,现在陛下多智聪慧,拥有分辨是非之能力,实在是大明之幸,有些时候,我也不由想着,难道徐有贞所说得天象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他真正看出来了,陛下是上天恩赐给大明得中兴之君。”李贤说完后,眼含热泪,便端起桌子上得茶杯。

        “茶水已经凉了,但大明的热血不该凉。”

        说完之后,李贤眼神坚定,将其一饮而尽,想要用自己那刚刚燃起的热血将这杯凉茶捂热……

        他在书上看过大明的辉煌,太祖皇帝驱除鞑虏,重振汉人江山。

        你们这些蒙古人不是扬着马鞭,牧马长江黄河吗,你们不是指着我们的孩子,说这是软弱不堪的南人吗,你们不曾经让我们最为高傲的民族连名字都不配拥有吗?

        最终,我们还是战胜了你们,我们还是生活在这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上,我们还是证明了自己。

        大明生的光荣,不应该在辉煌过后,迎来疲软,他应该一直迸发着向前向上的力量,他应该让百姓们生活的更加富足,他应该让汉民族更加强大……

        这些辉煌,年轻时候的李贤心驰神往,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陪在太祖皇帝的身边,为民族而战,也没有福分,在太宗皇帝一朝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他向往,但却没有在那个辉煌的时期,留下自己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