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成化元年-第2/3页



        当然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因为众人都知道,朱祁镇在脱脱不花那里被当作了座上宾。

        回到京师也是享福,在北边呆着也算享福,那何必麻烦的不行,跑过来跑过去呢。

        等到小皇帝年岁大一些,尘埃落定后,再将太上皇接回来,到时候即便太上皇想耍什么心眼,也做不到了。

        李贤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在原先历史中,为何于谦会劝朱祁钰将朱祁镇迎接回来,是因为朱祁钰是弟弟,即便搞出一点心机,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可朱见深却是朱祁镇的儿子。

        他不能对朱祁镇起什么心眼,因为是父子的关系,一系列的事情都不能做,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太皇太后身上,可一个母亲又怎会为难自己的儿子呢。

        就这样朱祁镇的命运就注定了。

        九边守将也轮换了一遍,现在接手大同的是韩青,也就是在紫荆关守关的那山东卫所指挥使。

        由朱寿写信暗示,让韩青对蒙古所递交之国书置之不理。

        得到暗示的韩青做起事情来,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跟着他从山东来的阵亡兄弟家属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朝堂之上小皇帝泪洒奉天殿帮助于尚书争取了庞大的抚恤,晚朝上面又为兄弟们束碑立功,这可是在京师周围传遍了。

        营将士卒可都是大为感动。

        而韩青可是在紫荆关实打实的得罪了朱祁镇,老子不能没有死在蒙古人的手中,却死在你的手上啊。

        所以他拒绝的很是干脆。

        而远在深宫之中的朱见深正天天挂念着自己的父皇朱祁镇,总是害怕他某一天突然出现在街角的……

        却不知道大臣们都已经安排好了。

        由礼部拟定的四个年号,景泰,景安,成化,成武,递交圣前。

        实际上并不是让朱见深决定年号,而是由太皇太后裁定。

        可架不住朱见深喜欢成化两个字,太皇太后便决定将下一年定为了成化。

        新的一年  为成化元年。

        明朝皇帝的年号都有其寓意。

        在之前的洪武皇帝,年号洪武,是因为当初朱元璋还未平定天下,一路北伐,一路南下,是对其功德之赞誉,也是为了对军士的一种鼓舞。

        建文皇帝,是立志要与汉文帝,汉明帝一样,想要文治天下,于民修养的理念。

        而永乐皇帝,是要永世安乐,一方面是用于表彰其自身的军功,以及对大明未来的一种向往。

        …………

        而礼部拟定的四个年号,景泰,景安,是想着在小皇帝登基后,再无战事,国家安平,泰康,景泰也是叔叔朱祁钰登基后改的年号,而成化,包罗万象,天行常道,表达皇帝在战乱之后恢复正常的决心,成武,希望小皇帝文治武功,包含其中,武道稍稍侧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