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康康画像-第2/4页





        张太爷爷是十五前回来的,张编剧和儿子一起把老爷子送回来了。

        老爷子精神焕发,被儿子打扮的像是一个退休干部,到家就说北京是真好,就是不习惯,到哪里都不认识,自己不敢出去,出去了怕回不来.,不如在村里自由自在。

        老爷子不仅爱说爱笑了,回到家就滔滔不绝,红光满面的样子,顿时显得年轻了不少,哪里还像八十多岁的老人。亲儿子也一定是尽心竭力的照顾他,张编剧说:“我爹年前就要回来,是我一直劝他过了年回来住的,这不才过了年,就回来了。”

        张编剧说着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方形玉石印章,对爷爷说:“我看康康画得不错,没带啥好东西,就想给孩子做点事情,以后让孩子画完了就盖上这个,早晚用的上,我就请人家刻章师傅刻了两个字:康康。我觉得这样挺好。”

        说着拿出印泥和一张纸,一个两厘米见方的红色印章就印在纸上,‘康康’两个仿宋字体雕刻的及其精致,包括那块细润白腻的玉石,看来张编剧是下了功夫的。虽说他没说价值,爷爷对这个也是一窍不通,就知道问张编剧也是不会有答案的,索性不去问他了。

        康康就欢喜的不得了,张编剧给他的时候,还简单教他怎么用,他拿起来就往自己以往的画作上盖,印章就是胡乱盖,有的甚至直接盖在画作的脸上。

        张编剧就笑着帮他纠正,几次之后康康就知道了正确位置,打那以后,每画好一张,康康就认认真真的盖上自己的大红印章。然后才斜着眼睛看自己的大作,嘴里还不时‘嘿嘿’着。

        春暖花开,大山又被绿色覆盖占领了,肃杀的冬天过去了,满山生机盎然的小草树木都被春风吹的蠢蠢欲动,争先恐后的发芽生长起来。

        人们都已经脱掉厚重的棉衣,也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浑身也爆发出青春的活力。

        胜子自从买了这辆二手车就更勤快了,每天除了接送几个人上山,还在停车的时候在车的前挡风玻璃钱竖着一个牌子:出租。后面写着菜馆地址。偶尔也能接到几单跑县城或者长途车站的零活。用胜子的话讲:“嘿嘿,油钱有人给了。”

        小茹姐看着丈夫每天乐呵呵的样子,自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自从有了这辆面包车,小叔就带着康康每天上山到店里了。康康每天的任务就是画画和陪着小叔,自己也从来不敢乱跑。飞飞和美美就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康康现在开始画游客了,只要经过店门前的,康康看准了,也就看他或她几秒钟,就会很快把他或她画在自己的画纸上。

        一天心情好的时候可以画几十张,不愿意画画了一天就画那么几张,随着陌生人不断被画在纸上,很多画像就堆积在店里,燕姑干脆在店门前拉起来一条绳子,用夹子把每一张不认识的画像挂在门口。

        起初人们以为是燕姑准备出售这些画像,南来北往的游客有的看见了自己的画像就询问燕姑多少钱可以买回来自己的画像,燕姑就说:“你看见画的是自己的就拿走,不要分文。”

        后来又直接写了几个字挂在那里:画像自取,非出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