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致敬朴实的黄土地-第2/2页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路遥在《人生》开篇引用老作家柳青的一段话时。

这句话和他们的作品一样,给了这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年轻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之后,他顺路去了趟梁家河,一步一步踏着书记的脚印,真正体会了一次当年的知青岁月,作为一名党员,他应该学习梁家河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这天晚上,因为时间原因,叶子豪在延川县城住了一晚,这座小县城位于山间,地理条件虽说无法和关中地区相比,但这里的老百姓淳厚朴实,面对生活积极乐观,到了晚上,路遥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虽然他听不懂陕北话,但依旧愿意待在他们中间,再往前走一段路,便是路遥当年上学的地方,那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在他耳旁回响。

经过这几次的心灵洗礼,他已经调整好了心态,无论前方有何坎坷,他都能坚持走下去。

这个恋家的娃,始终不想走的太远,因此,一直将就业范围缩小在离家不远的地方,他喜欢安静的生活,大城市不太适合自己,最初,他打算先去闯一闯,毕竟,人生路还很长,不能一直在某个地方不挪窝,但现在的就业压力,已经彻底颠倒了他的就业观,他渐渐看清了现实,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几番回合下来,他退缩了。

有时候,换一种思路,或许人也不会觉得太累,在附近求职未果后,他渐渐将那视线往外移了些,十月,他偶然看到一条关于某市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的公告,不过很遗憾,他自己只能填报县级单位,在内心几番挣扎下,他投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简历,后来的结果是,他顺利的通过了各个招考环节。

这是一个机构改革后的下属二级单位,从事公益服务,主要工作是满足群众日常文化、娱乐、健身需求,地处十八线城市行列,经济紧缺连年得不到改观,最后只能把所有精力放在保稳定上,在这样的地方,经济效益就是一切。

人们常说成家立业,但对于眼下的社会实际情况来说,应该是先立业后成家才更为切贴。

解决了工作问题,他是该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婚事了,身边的朋友与大多数同学这几年已经相继成了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不得不去考虑这个现实问题,最近这几年,每到节假日,他都会去女友家中拜访,一回生,二回熟,渐渐的和女方父母也比较熟了,年初,双方已经认真在一起讨论过婚事,但考虑到房子问题,没有一次性谈妥,年中,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只等着选个好日子,将他们的婚事给办了。

他们挑选了一个百年难遇的好日子,下一年的二月二号正好合适,光在这一天预约登记的新人年前就已经突破了一百对,其实,这天也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只是被大家传着传着就赋予了它浪漫的特殊含义,女生似乎比较重视这个特殊的日子,一路走来的坎坎坷坷从决定领证那天已不再重要,毕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一刻,为了以后,他们这代人,在三十岁前正赶上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代,一切都在发展中,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这一生中多了很多宝贵的东西,他们不会像父辈小时候那般苦,当然永远也不会享受到下一代那样优越的生活,生活就应该有甜有苦才更有滋味,不过,有时压力确实是大了点,这点不得不承认,比如,一提到结婚便是买车买房,现在它们是成家的硬指标,以前的他对这些总是不屑一顾,总想着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可随着年纪渐大,以前的想法早都已经被他自己扔到脑后了,这个年代早已没有所谓的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的事了,现在能做的只有全力以赴的向前跑,一刻也不能停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