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旧雨重逢-第7/9页



继而又和颜悦色的对吴优说:“走,咱先去喝碗鸡汤,我刚看那汤已经炖得滚热了,香着呢!”

火猪翻着白眼撇着嘴,一脸愤愤不平的打酒去了。

鸡有鸡味,原是广东人对于鸡肉口感的最高赞赏。此刻喝着碗里的鸡汤,吴优似乎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评语了。这鸡原是山上放养,走地食虫,野性十足,质地极佳。洗剥干净后无须焯水,先用油锅爆炒一番锁住鲜香,再加新米滗出的米汤炖煮,待到起锅时撒上少许精盐便可,这样不仅鸡香浓郁,而且皮滑肉爽,丝毫不柴。

只见这汤中其他佐料全无,唯有一些干皱的黑色叶片。

吴优挑起一片问婆婆:“这是什么?”

婆婆告诉吴优:“这是小黑药,你们汉人的医书里该是叫做叶三七,多产于川滇一带,我们这边山里不常见。这小黑药很是滋补,在我们苗人家中,只有贵客来了,才会做这道小黑药炖鸡。再不然,就是家里媳妇刚生了娃儿。”

吴优叹道:“我何其有幸,今日坐了一回月子。”

说话间,火猪媳妇端上一盘鱼,她笑盈盈的说:“尝尝我们苗家的酸鱼看合不合你口味。”

只见这盘中是一整条草鱼只露出头尾,鱼身上都盖满了剁碎的辣椒,有红有绿,甚是鲜亮。扒开辣椒夹起鱼肉一尝,吴优不禁“咦”了一声。

这时候火猪已经把酒拿来了,他问吴优:“我屋里傻婆娘是不是又忘了放盐?”

“哪里哪里,我本还以为就和平常的剁椒鱼差不多,没想到这鱼看着新鲜,实则是腌制好的,酸、香、辛、咸,又不失其鲜,很有独到之处啊!”吴优说着又夹了一筷子,边吃边不住地点头。

火猪也尝了一口,不由说道:“不晓得她是从谁家买来的腌酸鱼,居然这么好吃!”

婆婆道:“你懂个屁,你们这边的人就只会吃大杂烩一锅焖,哪里会做这个?当年我还是闺女的时候住在苗寨里面,便见过族人腌制这种酸鱼。先是用盐巴、辣子粉、五色大料制成料汤,把鲜鱼除去内脏后放料汤里浸泡三天,再用苞谷粉裹好,一层鱼一层粉的搁在窖坛里封严实了,约摸半个月后方可拿出来吃。这酸鱼本可无须煎煮,就着蘸水直接生吃那也妙得很。”说着婆婆尝了尝,夸到:“正是这个味!我老太婆好几十年没吃到了。看来我这孙媳妇是得到了苗寨里的真传。”

一旁火猪问:“婆婆你也会做吗?怎么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动手做过?”

婆婆白他一眼,说:“我当年根本无须自己下厨,也就没去学过这些了。”

三人这边吃着喝着,火猪媳妇接二连三的端上几道菜来。有一小碟炸得香酥脆嫩的桃花虾,甚好下酒;还有小米蒸肉、血粑鸭子、罐罐菌、菜豆腐,道道菜看着朴实无华,却都独具匠心,别有风味。

婆婆和吴优吃得大快朵颐,火猪却是越吃越郁闷。

等到媳妇上桌一坐好,火猪便冲她说:“你做菜居然这么高明!这些年来你故意夸我做的好吃,原来都是哄着我伺候你吃现成的!”

火猪媳妇却道:“我们苗家女子本事可多着呢,难道还样样都要告诉你?”

婆婆也在一旁帮腔:“正是,让你伺候我们那是你的福气!”

吴优哈哈大笑,劝火猪别再多说,喝酒要紧。

火猪媳妇要奶孩子,自然不能沾酒。见三人一连喝了两壶,俱已微醺。便找些话题来聊,好把酒劲缓一缓。

她问吴优:“这次过来准备去哪些地方走走?”

火猪接口说道:“是啊师父,你说明天咱先去哪里呢?上次你打电话问我不三门,明天是不是先去那儿看看?免得你总说是不二门。”

吴优还没回答,婆婆却突然吃了一惊,她正色问到:“你知道不二门?”

火猪道:“就县城里那个不三门森林公园啊,园子里有个温泉池。师父他记错了,总和我说是不二门。”

婆婆把手一摆:“别打岔,我没问你!”

婆婆看着吴优,满脸甚是关切的问到:“优优你确实记得是不二门吗?”

吴优点点头,回答说:“的确是我记错了。但我也不知怎的,偏偏会记得那么清楚,连牌坊上的对联都还记得。”

“快说给我听听!”

吴优便念到:“那上联是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下联是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我还分明记得牌坊正中写着‘法门不二’四个字。但我已找到了当年在牌坊前拍的照片,却完全不是这样,看来人的记忆也很靠不住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