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旧雨重逢-第3/9页
可怎奈何这娃儿他不会唱啊!
虽说是嗓门洪亮,可他压根就五音不全,不论什么音从他口中唱出来就都成了一个调。
咱这阳戏本就重做工少武打、多文戏重唱腔。
正是靠着那“金线吊葫芦”的特色唱腔,咱阳戏这才有了一席之地啊。
眼看着教了两年了,这娃儿却连最基本、最易得的唱腔他也逮不来。
人家唱得好的娃儿,那一开嗓啊,连飞过的鸟儿都停下来静静地听着;
可火猪这娃儿呢?只要他开腔那么一吼,那漫山的兔子獐子财狼野猪都被他吓得跑精光咯。
所谓四功五法,正是那唱念做打、手眼身发步,唱可是排第一啊。
这娃儿若是学戏,将来就算是能上台,怕也就是作个只翻跟斗不张嘴的撇子、跑一辈子的龙套了。
我这厢实在教不下去了,怕会耽误了这娃儿的前程哇!
婆婆听了,也不以为意,带着火猪便回家了。
婆婆告诉火猪:学不学戏的并不打紧,原是要你去锻炼一下筋骨的。也不用再去别处学了,再等几年你就会遇见命中的贵人了。
之后婆婆便把火猪带在自己身边,平时做做农活,种种果子。
每次入深山里采药,婆婆也都带上火猪。她教火猪识别各种药材,给他讲解各种药材的性状、功效和炮制的方法,慢慢的把些常用的药方都悉数传给了他。精深一些的,却担心火猪心思不够细密,难以把控精准,到时反而有害,便不教他了。
到了火猪十七岁那年,乡里就不停的宣传:要想富先修路,村口那条通往州府的官道要扩建成几丈宽的黑油马路了,咱就要过上好日子了!
没多久,村里就来了一波前来修路的外地人。
那些人租下了村长家新盖不久的楼房,大门口还挂着一块牌子写着什么什么项目部。
婆婆便吩咐火猪:去!找那些修路的外地人,问他们要个差事来做。
火猪口里应着,心里却犯嘀咕:自己啥都不懂,人家怎么会肯要呢?
好在一打听,便得知项目部下属的施工队正在本地招工,火猪就赶忙去了。
见到包工头后,面试就只一分钟。
“你叫啥?”
“火猪。”
“有十六了吧?”
“有咧!”
“没六十吧?”
“应该还早。”
“能抡得动大锤吗?”
“能。”
“好,你就去那边改石头吧。干得好我再升你做大工。”
“好咧!”
火猪就这样兴高采烈的当上了一名工地上的小工。
这才刚抡了一天的大锤,第二天一早就有个技术员模样的年轻人来找包工头,说是要一名小工,跟着他去测量,就跑跑花杆打下木桩之类的。
包工头一听,赶忙叫一旁正在和砂浆的老婆回屋,去把儿子叫过来。
结果等了几分钟,老婆回来说儿子还要睡觉死活不肯起来。
那个技术员不耐烦了,跟包工头说没这闲工夫等了,就眼面前随便挑一个吧。
说着便指着火猪道:就你了,跟我走吧!
那个年轻的技术员便是吴优了。
后来二人熟络了,火猪便问吴优:当初你去施工队要人,怎么一眼就看中我啊?
吴优回答他:就因为你笑得好啊!你笑得合不拢嘴,两颗大门牙白晃晃的,看上去活像是从卡通片里走出来的。我看你干个苦力还能干得那么开心,就觉得选你是准没得错的。
世间缘分便是如此的奇妙有趣,当初吴优也许只是不经意,但在火猪的生命里就从此有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亦师亦友的伙伴,他这一生的轨迹也就此改变了。
这时候婆婆已是酒足饭饱,便吩咐火猪说:“你这就出门去接你那吴优师父,我老太婆也得去熬药了。”
火猪说:“要熬啥子药?我来就行了。”
婆婆却摆摆手,说道:“这个药必得我亲自动手,半点差池都不成的。你走你的吧!”
火猪只得开车出了门。
到了村口大路上,火猪就寻思了,我该往哪儿开呢?
婆婆的吩咐自己不得不听,但执行起来却很为难啊。
自从吴优离开湘西之后,火猪便感觉吴优一下就变了许多。
曾经一起欢天喜地,吴优比自己还能闹腾。
即便看见一朵新开的野花,吴优也欣喜难禁。
从前的吴优曾是那般的鲜活和灵动,正如朝阳初升于东方。
但那一片阴霾骤起,转眼间便遮天蔽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