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枝红莲(十四)(不被争抢的宝物。...)-第4/5页





        坩州民风也十分开放,街上随处可见各个年龄层段的女子,薛夫人跟薛无垢还有小阿阮在这里生活的那叫一个如鱼得水,甚至到了大夏天,还有大胆的女子穿短袖。

        家庭富裕了,送孩子读书的人便多了,明白事理,文明才会进步。

        坩州砖窑烧出来的砖质量是真的好,四年前,坩州又建起了水泥厂,如今坩州的路四通八达,城市起来了,来这里做生意的外地人便多,人多,城市便更加繁荣。

        于是当皇帝今年收到坩州的奏折,以及看着那翻了好几倍的银子时,兴奋的满脸通红!

        谢隐在折子里明确写了,每年各地收税,小麦稻米都要分门别类上称,其中不乏有些官员恶意刁难渎职,中饱私囊者不计其数,而将税收换算为银钱,百姓交得方便,府衙点收也方便,运送到京城更方便,不然户部每年都堆着那么多粮食,还不是得自己再派人手换算成银子?

        皇帝大喜,对谢隐夸了又夸。

        他见谢隐政绩喜人,大手一挥,将他擢为西南省刺史,这可谓是一步登天,五品知州一跃成为三品封疆大吏,朝中立时有人觉得不妥,但皇帝却很坚持,没人知道他为什么如此信任谢隐,只有福安公主清楚。

        这七年她也不是在闲着,如今宫中各处都有她的人,六部中也穿插了她的亲信,甚至几位皇子门下幕僚都有福安公主的人,她与谢隐的书信从未断绝,西南省荒凉贫穷,几位兄弟不屑一顾,但福安公主不嫌弃,因为她有一位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谋士。

        有了地盘,福安公主便有了底气跟把握。

        如果不是坩州发展太好隐瞒不住,福安公主是想要继续低调发育的。

        坩州的变化引起了朝中一些人注意,西南省虽荒芜,到底是占地极广,而且再往西去,便是他国领域,边境常年会有小型战争,损伤不大,但十分频繁,算是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接这茬儿。

        皇帝任命薛无尘做西南刺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西南省确实是棘手,上一任刺史于一年前病逝,朝中早就该派人去接任,结果平日争抢的你死我活的人,这会儿全谦让起来,互相踢皮球,谁都不愿意去。

        福安公主时常暗示皇帝,既然没人愿意去,便自己提拔人,只是皇帝不知谁合适,拖了一年了,这会儿谢隐冒头,正巧是瞌睡时来枕头,皇帝不选他才怪。

        但朝中这些人就是这样,我可以不要,我可以嫌弃,却不许旁人截胡捡漏,哪怕谢隐名不见经传,他们也不容许他踩到自己头上来。

        只要考中进士,当了官,不犯太大错误,便是一生的铁饭碗,且安昌国上下阶级森严,这就导致当官的没有危机感,要是能够“竞争上岗”,这些尸位素餐的人想必不会如现在这般,整日只知道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福安公主在影响皇帝的同时,自己其实也在跟谢隐的书信中被影响,她从一开始只想给女儿找个靠山,变成了自己想当皇帝,又从“想当皇帝”,变成了“想当一个好皇帝”。

        至少也要比她这位父皇优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