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枝红莲(六)(不被争抢的宝物。...)-第4/5页
    
        说书人亦被分在下九流的行当里,到哪儿不是任人欺凌,靠着嘴皮子赚点温饱,若是能安顿下来,谁乐意四处奔波流离?
        剧院名字叫“不醉”,不醉,即是清醒。
        还有就是一点,不醉剧院的饭,真的很好吃!
        剧院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谢隐亲自过目后招聘进来的,他们之中大多因果之线白色泛金,这些都签订了最高级别的工作合同,还有一些短工,也都选的普通人,至于那些因果之线染红染黑的人,谢隐根本不要。
        谁都不明白他的选人标准,但谁让人家才是东家呢!
        不醉剧院开业前便展开了盛大宣传,有小孩儿手拿着印刷出的花花绿绿的传单站在街头,看到人便发一张,他们发一天的传单能赚到二十文钱!不仅能贴补家用,还能给自己买两块糖解解馋!
        而且剧院刚开张,第一个月打一折!消费满两百文还能抽奖,但凡去看戏的就都有小礼物送!
        不醉剧院的第一出戏,便是《朱三娘风尘记》的第一折。
        据说是由原作者有埃先生亲自编纂的剧本,剧院之前试营业过三天,被邀请去的都是本书的忠实读者,据说出来时,一个个泪眼汪汪,直呼待到正式营业一定拖家带口的来!
        “流行”,是一个很奇妙的词,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而你不懂的时候,那么你就落伍了。
        好面子的人,虚荣的人,爱凑热闹的人,不愿意被时代抛下的人,想要合群的人……他们哪怕对《朱三娘风尘记》没有兴趣,也一定会来看。
        至于那些自诩正派不屑这种通俗小说的文人,即便再死鸭子嘴硬,又能撑多久呢?
        这第一折戏一开锣,便令人目瞪口呆。
        先不说剧院里从未见过的神奇装修,光是那幕布、那幕布上的光与影,还有景象,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以及背景乐声,也有别于传统戏曲,更令人有代入感,仿佛真真切切看到了朱三娘在自己面前,重复着那人人皆知的悲惨命运。
        看得太入迷,连赠送的茶水都忘了喝,临了第一折戏末尾,饱受苦难的朱三娘被傻子相公抓着头发往墙上撞时,现场竟有观众怒吼着冲上台,想要制裁扮演傻子相公的伶人。
        好险被负责剧院安全的武者摁住了,但这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这出戏的成功。
        安昌国能唱的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出,伶人们连温饱都难,如今能在这样的舞台唱戏,还管吃住有工资拿,他们都是厚道之人,对东家感恩戴德,唱起戏来十分卖力气,一折子唱完,下台衣衫湿透。
        很快,不醉剧院的《朱三娘风尘记》火了起来,谢隐趁东风,又写完了《朱三娘风尘记》的下半册,首先在不醉剧院看完整出戏的观众可以凭借票根免费兑换《朱三娘风尘记》的下册!
        改进了印刷方法后,谢隐书局里的书卖得并不贵,目前为止,活字印刷术只有他们的书局在用,但谢隐并没有打算将其据为己有,本来这也不是他的发明,大概在下册发行过后,他便打算将活字印刷术献给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