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忽闻悲风调-第4/4页
高颐继续安慰她,“管他们怎么想,先说了再看。”
王后似乎被她说服,于是叫来贴身侍女吩咐一番,让她出宫前往赵府一趟。
半晌后,王后皱着眉头,苦着一张脸,仿佛把她看成唯一的希望,无头无尾地说道:“高颐,你一定不能走。你要帮帮我。”
高颐不禁失笑,“不走,我肯定不走。”
却又默默在心里补上一句,我又能走去哪里。
因已是临近正午,王后便留高颐在含光殿一并用了午膳。而后高颐又拉着王后出去晒太阳,便命人在后院放了两张藤椅,权当午后歇息了。
王后可能是忧愁多日,已经很久没有睡过好觉了。此刻一躺下便昏昏睡去,高颐本想继续开导她,免得日后又出祸端,但此刻也不忍心再叫醒她,就连翻身的动静都小了不少。但她也是实在睡不着,便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神游天外,不知怎的,竟然想起了不少从前的事。
她不是王后的亲生女儿,她的生母是当今齐王还是太子时的太子妃。据说二人伉俪情深,举案齐眉,齐王甚至对她说今后不再另纳妾侍,只与她一人相伴到老。
闭着眼的高颐不禁微微一哂,对这“古老”的传言显然是大写的嘲讽,不为其他,只是看如今的后宫便知当初的誓言有多么的廉价又可笑。
可惜俩人恩爱又如何,太子妃仍然在过门后的第六年便病逝了,只留下了唯一的女儿,高颐。
后来齐王继承大统,后宫妃嫔无数,却唯独后位无人。时人都为齐王对已故太子妃的怀念感慨不已。
当然,齐王对已故太子妃的思念也连带着高颐受益颇多,虽然孤身一人,却也毫不畏惧。
后来大臣不断进言后位不可空缺,却始终不得答复。就在人们都以为王后之位将无限空缺下去的时候,齐王看上了梁国赵将军的女儿,赵嫣。可奈何赵嫣与梁王早有情谊,但齐王依旧态度坚定,眼见着这件事就要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下去,却不曾想赵将军十分识时务,直接选择了弃暗投明,来了齐国。
随后,赵嫣成了王后。
而高颐,年十三岁的高颐,被齐王指去成了王后的挂名女儿,成了大齐“名副其实”的嫡公主。
然而高颐与赵嫣相差不过五六岁,实在是不像母女,但又能怎么样,圣旨一下,大家都只能稀里糊涂地就这么办了。
也许是齐王也觉得曾经对太子妃千万许诺,最终却皆成空言,实在是对不起她。但斯人已逝,再怎么追补她也享受不到了,便把这些愧疚都用在了生者身上。
于是乎,高颐刚过了十四岁的生辰,便成为了这数十载以来第一个在及笄礼之前就得了封号的公主。
封号,永嘉。
高颐在藤椅上迷迷糊糊睡着的前一刻还在想,她不喜欢这个封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