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小心翼翼-第2/3页
按照包遇春的设想,进攻南阳的八万兵马,原地不动、继续围城;负责阻援伏击的四万玄甲铁骑,也照之前制定好的计划,仍旧在蔡州南阳之间的丛林地带潜伏,等候朝廷大军。
留守在襄城的四万后续部队,奉命秘密北上,专门绕路进入西边的丘陵山区,然后再经过新野县,抵达唐河县。全程昼伏夜行、潜踪匿迹,完全避开朝廷斥候探子的眼睛。
在这支部队悄悄进入唐河后的第三天,慕容雪的奇袭部队果然来了。
一万两千骑兵,是慕容雪目前手上的全部机动力量,这一回他决心赌把大的。
然而,事与愿违。
原本兵力空虚的唐河县,忽然冒出来数万叛军,不仅没让奇袭部队成功偷家,反而还被对方在粮草辎重大营附近打了一场标准伏击战。
幸好朝廷军队都是快速灵活、冲击力强的骑兵,而唐河这里的叛军多为步兵,所以慕容雪的部下并没有被围死。在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代价后,终于成功突围,仓皇撤回蔡州。
一个月的时间里,包遇春与慕容雪、龚承泽三次交手,三战三捷,共计歼灭朝廷军队近四万人,并彻底围困南阳城,同时还在实质上,截断了南阳蔡州之间的联系。
三角防线,瞬间变得摇摇欲坠。
趁着胜利之势,劳剑华又从南方增调了八万生力军,连续夺占随州、荆州和光州等江北重镇,荆襄地区完全落入到了叛军的手中。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文武大臣们议论纷纷,无不为前线局势感到担忧。
要知道,洛邑不像帝都那样,有八水环绕、秦岭叠嶂,山川之险浑然天成。东都位于中原腹地,除了北边的金河、东边的虎牢关,西边南边几乎无险可守。
一旦南阳、蔡州失守,叛军的兵锋将直逼洛邑!
李炳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发四道谕旨,催问慕容雪是否有破敌良策。
慕容雪认真考虑良久,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蔡州留下一万五千兵马镇守,自己则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先朝西北方向进发,在李寨山附近与董天星两万应援部队汇合,然后再掉头往西南走,越过白河到达南阳。
这样一个绕弯的行军路线,虽然费些时间,但能有效避开叛军的拦截或埋伏。
当然,前提是龚承泽能撑到援兵出现的那一天。
李炳很快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并催促慕容雪抓紧实施。龚承泽现在一天派八个特使跑到东都求援,李炳都快被他给烦死了。
慕容雪得到帝君旨意,立刻着手开始部署。一天之后,他带领着三万精锐离开蔡州,直奔李寨山。说实话,他们忽然绕了这么一个大弯,的确出乎了包遇春的预料。等到包遇春从斥候那里得知,朝廷援兵并没有从蔡州往东走,而是直接去了西北之时,慕容雪的部队早已进入五峰山山区,距离李寨山只有七十多里了。
在李寨山等候多时的董天星,与慕容雪顺利汇合,五万兵马再次转向,朝着西南快速进发,又以一个诡异的路线抵近白河河畔。
趁着叛军没反应过来,慕容雪下令迅速渡河。部队用了两天一夜的工夫,全员跨过河水,到达了白河的西岸。
尽管故意躲着敌人,一路绕远而行,颇有些窝囊的感觉,可这样毕竟避开了叛军的锋芒,将有生力量汇聚到了一起。
接下来,近十万大军就可以在南阳与敌人展开会战了。
面对突然出现在白河西岸的朝廷兵马,玄甲军团和水军立刻了提高戒备。为防止被城内城外前后夹击,靠近慕容雪他们的叛军还主动向南撤退,让开了进入南阳城的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