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第章 敞开心扉-第3/4页
想着父亲母亲也在宫外和自己看着同一轮圆月,小孩子想家的心理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一天晚上她照旧在院内看月亮,偶遇了翻墙跳院的萧恪。学宫读书的学子没有先生的手令是不可以随意进出的,萧恪跳墙的举动无疑是对学宫先生以及圣旨的大不敬。
萧恪请求沈妙替他保密,那时候他也是这样问沈妙的。
我可以相信你吗?
“可以。”沈妙的回答也一如当年。
你可以相信我。
萧恪朝篝火里又添了把柴,山洞外刮过一阵风,外头的树枝沙沙地响,有一丝半缕地顺着山洞洞口漏了进来。
噼里啪啦地几声,火星儿从火苗顶端迸发出来,随着风儿飘得很高,红色的光在黑色的夜空闪啊闪,像仲夏夜的繁星。
萧恪的目光凝视着跳动的火焰许久,他缓缓开口。
“我回京城并不是真的想交还兵权和母亲炎弟一起归隐。”山洞两旁的墙壁上落下他与沈妙的影子,在随着火焰跳动的节奏而一齐摇晃。
“你知道我父王是怎么死的吗?”
“咏梅谷国战殉国。”
“我看过父王的尸体,他真正的致命伤并不在匈奴人从前面射向他的那几枝箭羽,而是在背后刺中他后心的一根银针。”
萧恪说着说着,脸上浮现一抹讽刺性的笑。
可沈妙听说的版本是,皇帝之所以感念萧鸿宁之忠义,就是因为他率领燕军在咏梅谷死战不降。三千儿郎具都殒命于那一役,尤其是萧鸿宁身中十数箭,死状何其悲壮。
“他的尸首是我带回来的。”萧恪看向沈妙,他眼睛中反射着跳动的火光,像深渊里仅剩下的一点亮光希望。“哪里有损伤我再清楚不过。”
“后来仵作给出的报告文书里,根本就没有这一条。”
原来他回京城是为了找到父亲死因的真相啊,沈妙如是想着。
“我虽不通医术,可父王死时双臂僵直,口唇绀紫。”萧恪的语气越发激动。“和父王从前告诉我母妃的死状一模一样!”
殉国的老燕王如果是中毒而死,这事在大胤可是一个大新闻。皇帝感念其忠贞不二的牌匾都已经送到燕北王府了,盖棺定论这是为了国土不失而牺牲的忠臣。
靖国公主去世的原因沈妙不得而知,但若真的依照萧恪所说,倒的确是中毒的基础症状。
靖国公主好歹是皇族,刘氏子孙在大胤王朝的土地上被害,皇帝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沈妙依稀记得,刘娥去世的那天,宫里上下都裹上了白绫,平日里喜欢嬉闹的小宫女小太监也都板着个脸。
皇帝伤心的几乎罢朝,可就算一直到如今,每每当宫里的人提及刘娥有关的任何词汇,就连刘娥喜欢的海棠花在宫禁之中都被大家讳莫如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