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美人窗前独坐,函授面世



    题记:

    ——高考改革函授面世夜校创办文盲减少。

    ——美人窗前独坐,情绪低落,神色落寞,惹人怜爱。

    11月11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表明1993年人口情况与1990年人口普查时相比,全国人口文化程度有全面提高,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有所减少。广播里播了这样一条新闻。

    远处,天边的晚霞显得那么绚烂热烈暖洋洋,可是,深秋傍晚的风,已渐露凄凉,一忽儿掠过,丝丝风寒。

    吃过晚饭后,416寝室三个女生坐着闲聊,顺便听听广播。最近的冷倩,貌似活泼了好些多,呆在寝室的时间也多了些,不像前段时间,一吃完饭,就捧着书本甩着马尾发去上晚自习了,也懂得在寝室里稍稍坐会儿,远眺一下晚霞,仰望一下天空,清点一下星辰什么的,偶尔,俯看一下窗台,垂头沉思休息片刻了(都还没暗夜,哪来的星辰?扯蛋吧?)。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是循序渐进的,是非常喜人的。

    不知是谁在桌子上扔了份《中国教育报》,估计是黄翠莲,上面有一条消息标题引起了冷倩的注意,标题是《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虽然,已经参加过了高考,但仍旧比较关心,就拿起来看了看。

    上面写道,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英语、俄语、日语几科针对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和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其中:

    数学科:对文科考生“反三角函数和三角方程”,“参数方程和极坐标”不作要求。

    物理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

    历史科:初中教学内容部分不作要求,高中“世界古代史”不作要求。

    政治科考试范围是《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试用稿)》,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经济约占30%;高中二年级教学内容,哲学约占20%;高中三年级教学内容,政治约占40%;时事就是1994年5月—1995年4月期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约占10%。

    前两三天,冷倩和秦悦还在争吵高考会不会进行改革,没想,话音未落,高考改革的文件已经下发了,只是,这改革的幅度实在太小,仅限于部份科目考试调整上,连皮毛都算不上,——其实这些和94年高考时候的要求基本差不多。

    高考改革,年年喊,年年改,年年改,年年喊,可惜,时值今日,貌似变动很小,收效甚微,估计,这也是国家最头疼的一件事了。

    创建于195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在当时,开创了高校招考制度的******,对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平衡各地教育水平、改善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实现国民教育机会均等,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实行了40多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成长和推动全民族文化发展可谓“功德无量”,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新生,为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考涉及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整个中国教育的兴衰成败,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教育牵扯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对中国教育、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有很大的影响。鉴于此,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对高考制度进行了改革,自1952年开始到1977年恢复高考前,我国的高考经历了统一招考生、停止招考和推荐入学的曲折阶段,而自1985年以来,高考则是进入多元化改革时期,分别经历实行招生多元化、实行高中会考制度、实行“3+2”方案、实行标准化考试几个阶段,可谓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至于小打小闹方面,诸如改革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录取方式等,则更是一刻都未曾停歇。然,即便如此,呼吁改革之声仍不绝于耳,大有大军压境城欲摧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