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官人,我给你挖好坑了,请跳
作为一名重生者,陈飞进见过太多外行人指挥内行人的失败案例。
那些烂尾楼,那些园区、那些特色小镇,哪一个不是某些人脑子一热,拍脑子决定的。
反正人走茶凉,烂摊子留给下一任来处理,自己捞到政绩和业绩,风风光光地走了,留下一地鸡毛。
最后失败了,全甩给了别人。
陈飞进可不愿意和这种好大喜功的人合作。
建设祖国,陈飞进并不排斥,但是有一句话陈飞进很认同,有小家才有大家。
虽然这句话会被很多人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行业内,需要一个领头羊来带领大家前进,需要一个搅局者来搅动“死水”。
80、90年代,国企天天喊着为了国家,结果越做越烂,最后以倒闭收场。
即便后来,留下来的国企做大做强,在民生事业上,不断投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也牺牲了很多,比如国内油价永远比国外贵,又比如某银行……
所以说,只有企业自己强大了,才对国家有帮助,至于小企业、个体户……在大的灾难面前,太脆弱了,更是没有技术上的优势,极容易被替代。
陈飞进宁可在企业研发上,多掏十倍的钱,也不愿意在某些想要捞政绩的人身上,多出一分钱。
其实,在提出用土地出让金来抵扣股份时,陈飞进就料到,霍允诚是可能想要把便宜占尽。
所以,一开始,陈飞进就有一手针对方案。
如果霍允诚能老老实实的来,陈飞进不会动用这套方案。
如今霍允诚把自己当傻子来糊弄,哪别怪自己不讲武德。
“霍允诚,商场如战场,既然上了战场,那大家手底下见真章儿吧。”
……
霍允诚的效率格外高,在他的督促下,各部门拿出前所未有的干劲和效率来。
只是有人,比霍允诚等人的效率还高。
有一伙外乡人,跑到了慈云村,开始挨家挨户的问:“老乡,卖地吗?一亩我收1万。”
地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村民觉得,天上掉馅饼都没有这种好事,没人当回事。
结果第二天,又来了一伙人,同样是来收地的,一亩收购价是1万5块!
虽然只多了5,但对于村里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多了一大笔巨款。
保守的村民没敢答应,只是打听收购土地的人,为什么要收他们村的地。
对此,那些外来人闭口不提,搞得神神秘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