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只要你敢把监狱给我,我就敢吧监狱撑爆!-第2/3页





        陈飞进根据后世看到的报道,了解过,监狱里的业务特别广,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知名企业ibm、微软、波音的电路板,到麦当劳的制服,应有尽有。

        毫不夸张的说,米国监狱是米国最后的生产力。

        只要掌握了米国监狱,等同于掌握了米国的生产力。

        如果运气好,偷一点米国的技术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放在米国生产的东西,大多和军功、高新科技有关。

        对了,米国的私营企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先让政府免税,然后再利用法律漏洞变身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使得公司收入的90必须分配给股东,当然不用交税。

        这种骚操作,私营监狱玩的贼溜。

        陈飞进也打算跟着玩一玩,顺便还能提高米国的犯罪率……呸,是再就业率。

        想想,监狱里没有工会的参与,被关押的人也没有话语权,效应还不是蹭蹭蹭地上涨。

        根据后世的情况来看,一个被关押者依靠政府补贴就有18美刀的净收入,而这还没算上工业收入,于是仅仅20年的时间,行业老大a的收入就暴涨5,经济危机之后,各大行业战战兢兢,唯有私人监狱行业势头不停,并在2011年获得50亿美刀收入。

        当然,这些事情,陈飞进是不会说出来。

        随口编道:“据我所知,这几年,米国人口没有明显增长,犯罪率却节节攀高。”

        “恰好我比较擅于管理人,觉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非常适合我。”

        法瑞克点点头,倒是信了陈飞进的话。

        毕竟在政府和媒体的报道下,种花家的口碑一直不太好,各种集中化的管理比比皆是。

        法瑞克很想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进行严厉的批评。

        转念一想:“老子这种穷人,傻了才学那群政客去跟风,我又不需要选票,也没人给我赞助,我何必惹怒我的金主爸爸。”

        不过,身为政府工作者,法瑞克恰好知道些米国监狱私有化的内容。

        80年代的大枭雄巴勃罗把整个米国搞得乌烟瘴气,米国沦为违禁药的销售市场。

        米国的街头巷尾都是半公开化的违禁药买卖,一些药贩子还占据了米国的街区,枪战、谋杀都是家常便饭,可能昨天还笑呵呵的邻居第二天就暴尸街头,人心惶惶。

        有数据统计,平均每个星期就有250多起案件。

        为了急速处理态势,政府部门见着可疑人员就抓,抓了就关起来,一时之间监狱人满为患,没有地方关人了,但是又绝对不能放过一个嫌疑人

        抱着宁抓错,不放过的态度,监狱分分钟钟爆满了。

        虽然当时国内很多人骂,但法瑞克觉得,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起码治安效果明显得到了好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