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谢山捡的漏-第2/2页





  但是痕都斯坦的玉器制作,也将玉器材质中的温润和含蓄的特点消失殆尽,过多的炫技,过繁的装饰,过于复杂的纹饰工艺,将和田玉中儒家文化的含蓄、内敛特点逐一掩盖,徒留下外表装饰上过于虚伪的繁荣,为玉器的制造和发展走上末路拉响了最后的哀鸣。

  新中国成立之前,故宫博物院原藏的痕都斯坦玉器同其它一些古典艺术品被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只有少量痕都斯坦玉器存于博物馆或私人藏家手里。因此,精美的痕都斯坦玉器在市场上是很难见到的,而有条件进入拍场者则更少了。

  最终的结尾,还是薛老做出了一个更具学术意味的结局,

  听完这一长串的刘夜,才感觉到这知识的深奥,仅仅一只玉碗,这两位居然能说出这么长一串,实在是让刘夜意想不到。

  看着一脸炫耀的谢山,刘夜还是决定把话茬子给向坐在一旁的薛老:“薛老,那按着谢老板的这支碗,得什么价格?”

  薛剑笑眯眯的看了一眼谢山,而后无奈的叹了口气,这才告诉刘夜:“你谢老板的这只碗价格并不是很高,也就二百多万吧。”但是,薛剑的话锋一转,有些无奈的说道:“谢老板的这碗,主要是价格买的低,让他捡了个大漏!”

  “有多低?”刘夜一听,心里好奇了起来,毕竟能让谢山如此炫耀,涛涛不绝讲了这么久的玉碗,也勾起了刘夜的好奇心。

  还没等薛剑开口,谢山就抢着回答道,言语中是满满的骄傲。

  “这碗,我就花了二十块!”至此,谢山才算把这关子卖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