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第 145 章-第5/6页





        这大学生是男生,可以跟苏爱国住一间屋。

        收拾几件换洗衣服,跟对方了解了德国的天气。

        翌日一早,一家三口拖着行李箱在飞机等候区与大学生汇合。

        从华国到德国坐飞机大概要十个小时。

        苏以沫在飞机上吃了两顿飞机餐,味道也还行,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航班没有免费茅台送了。

        不过他们可以免费喝茅台。苏爱国要了一杯,不敢多喝,怕喝醉。

        张招娣要了一杯鸡尾酒,她跟女儿分享,“小媛妈就喜欢喝这个酒,甜滋滋的,度数也不高。颜色还好看。”

        袁凤是颜狗,苏以沫没想到她连酒都看颜值。不过鸡尾酒色彩绚烂,还喜欢搭配水果,确实很引人注意。

        苏以沫不能喝酒,就要了杯果汁。

        下了飞机,到了德国,天还没黑,他们需要找酒店。飞机出口就有现成的出租车。

        大学生给他们介绍,“这边有严格的工作制,想用出租车必须打电话,这边不像咱们国内人口密集,这边许多地方人烟稀少。”

        坐上出租车,三人到了一家酒店。

        办理完入驻手续,苏以沫睡了一觉。由于语言不通,她连这边的电视都看不了,洗完澡直接睡觉。

        张招娣见此,有些好奇,“不想去逛这边的夜市吗?”

        她还记得小沫很喜欢逛夜市的,在首都时,她逛王府井,别提多喜欢了。哪怕不买,她也喜欢看看。

        怎么到了德国,她反而不逛了?

        苏以沫摇头,“不逛,我听说欧美的夜晚很不安全。咱们人生地不熟的,还是不出去了。”

        张招娣可不知道这事儿,“那还是算了吧。”

        她刚刚进酒店时,看到街头有几个男人衣着褴褛躺在椅子上,“我以为德国很发达呢。为什么还会有难民啊?”

        苏以沫其实也不太懂,她上辈子对国外的了解也来源于网络和报纸,她想了想,“我听说欧美的流浪汉都是领救济金过日子的。”

        张招娣呆了呆,“救济金?那玩意儿能有多少钱?”

        “一个月有几百马克吧?换算一下汇率,也有三四千人民币。”

        这下可把张招娣惊得够呛,三四千?德国流浪汉的救济金都比华国工人工资高。难怪许多人要移民呢。

        张招娣心里极度不平衡,她承认她酸了,“以前我听那些大学生说许多人移民,我还以为他们崇洋媚外,原来都是真的。”

        八1九十年代的移民确实是最多的,国内毕竟刚刚改革开放,苏以沫见她难过,拍拍她肩膀,“没事,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