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风欲静而树不止



    今日午时前县试的发榜就会贴出来,阳光洒在古朴而威严的京都府衙门,栩栩如生的麒麟飞檐,有着一股肃杀之气,厅堂内几位考官在激烈讨论着,而衙门外熙攘的人群,都在焦急等待发榜的结果。

    等待的考生们,都是经过前面四场过关斩将的学子,走到这一步谁都不容易。他们或作焦虑状,来回踱步,频摇纸扇;或信心十足,不悲不喜,淡然处之:或故作镇定,强作笑颜,内心纠结。但是这些人都是围在衙门的大门口,唯独有个是远远的坐在一辆马车上,双目微微闭着,似睡非睡的样子。这个少年约摸十一二岁,面容中虽带着稚气,但是那棱角分明的五官,又给人一种硬朗和坚韧的感觉,不是贾环还是谁?

    “因为娘是姨娘,这个道理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赵姨娘的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贾环的心头,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无力感。仿佛这些日子以来,他所考虑出府的那些事,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在现实中,这些牵牵绊绊远没有所想那么简单。

    这时,京都府衙门走出来一队衙役,把一张大红告示贴在门口的布告栏上,熙攘的人群顿时就叫嚷起来,争先恐后地往那边拥挤过去。

    “环哥儿,好像已经贴出了了!”赵国基在一边跑过来说道。

    贾环睁开眼睛一看,那布告栏围得是水泄不通,现在哪里能看得到。便说道:“等他们看完了,我再去看吧,小胳膊小腿的挤不过人家!”

    县试最一次发榜,才将所有被录取的考生依名次横排,用姓名发案,称为“长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通常在第五十名之下,用朱笔画一钩,其形有如椅子的椅面和靠背,以示截止。所以本朝考生戏称这第五十名为“坐红椅子”。

    这看了榜的考生们,有的哈哈大笑,得意非常;有的神情落寞,摇头叹息;有的三五成群结伴而去;有的形只影单无言退离……

    大约半个时辰后,留在告示栏看榜的考生已经不多了。贾环这才下了马车上前去看。他走的方向刚好是在“红椅子”这头往前看,这一个个,一个个的看过去,就是没有看见“贾环”两个字,不免让他的心慢慢纠结起来。

    等看到前十名,前面刚好有些人挡住了视线,贾环心中念道:“不会吧,难不成没有考上?”却听,前面有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这次的案首竟然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少年!”

    “啊!真的假的?”又一个人说道。

    “真的啊!就是因为怕人不服,这不才把他的答卷一起张贴出来嘛。这一看这少年的文章啊,还真是写的妙笔生花啊!不及啊,不及!”

    “这还真的是啊!唉……”

    贾环听到这里,感觉心中砰砰直跳,他们说的会是自己吗?见前面的人又已经散去,不禁抬头向告示栏望去,一边看一边找寻着……

    “第十名……第九名……第七名……第五名……第三……”当贾环看见第三名时,前面第一名案首的名字已经映入他眼帘:“贾环!”

    贾环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微微笑意,转身就往马车走去,对赵国基说道:“舅舅,去四海茶楼!”

    赵国基见贾环脸上笑意连连,不由问道:“环哥儿考上了?”

    贾环点点头,说道:“考上了,第一名!”

    “啊!”赵国基瞬间石化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好一会才笑了过来,说道:“好,好,好!我就知道环哥儿一定能考上的!哈哈哈……”说着,赶着车往四海茶楼而去。

    贾环到了四海茶楼的后院书房,见文翼、文瀚俩人已经在这里优哉游哉地喝着茶了,连忙上前对文翼、文瀚俩人行了个大礼,说道:“谢谢两位哥哥对小弟的扶持,小弟当铭感五内,终身不忘!”

    文瀚呵呵一笑,说道:“怎么?才考了一个县首就这么得意啊?八字都还只一撇呢,得意个鸟!没出息!”

    文翼接着说道:“好了,起来!这和你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四月初一还有府试呢,过了府试你才是秀才身份,如果再能过院试才能进国子监读书,国子监读书可不是简单的事,每月有月考,每年有年考,这落后可是要被除名的。后面又还有秋闱、春闱、殿试,好几场大考呢,你才到哪里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