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稿卖银话良师 下
贾环恍若无人的轻轻触摸了一下琴弦,一串发自记忆中熟悉的音符随之跳出,余音切切,回味绵长。他不由自主戴上一边放着的义甲(弹拨乐器所用的一种工具,装于指端。)
弹奏古筝,是需要戴假甲(义甲)的,这是出于保护真甲免受磨损、增大筝弦音量、追求明亮动听音色等多重目的。
用假甲来弹筝,在各位看官所知的古代已有先例,而非近代之创。早在汉魏时期,用于相和歌伴奏的筝就多用骨甲代指,弹起来铮铮作响;南北朝时期,梁代《梁书?羊侃传》中有如下记载:“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在唐代,筝乐发展的辉煌时期,假甲备受弹筝人的喜爱,而在唐诗中就有多首曾提及到弹筝用的假甲,诗中多称“银甲”。自唐经宋,再到明代,原来弹筝所用的鹿骨爪拨奏形式改为十指戴甲弹奏,这极大地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在《资暇录》中已有对假甲使用的具体记载,如下:“今弹筝,或削竹为甲,以助食指之声。亦因研公也弃真用假,舍清才从浊。人盖靡只其由也。至如箜篌之与秦筝,若能弃假还真,其声完美矣。”从以上的材料中的“代指”、“弃假还真”之词来推断,最初弹筝是用真甲来演奏的。
戴义甲弹筝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在现代,弹筝人对义甲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义甲材质上的不同、外形规格上的不同、厚薄尺寸上的不同以及制作工艺上的差别都将会影响到弹筝的音质和音色。在选用义甲时,一般选择材质上既坚实又不乏有弹性的、外形规格上适合自己的手形、厚薄适度而制作精细的最好。
贾环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新的音符从他那指尖泻出,凉凉的,如同穿越了时空,使他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
筝音动起来,像涓涓的小溪,流淌在山涧,溅出美丽而坦率的小花,不知疲倦地一路歌着。纯净时,会使你怀疑它是否果真经凡人之手,筝声紧,则若急雨敲阶,筝声缓则如细雨抚桐;张扬似朔风吹雪,舒展如微风拂柳。飘逸时,会使你仿佛看见霓裳仙子翩然起舞,舞着飞旋的衣袂与玄妙的身姿。
听起来或缠绵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
文翼、文瀚、白衣女子由一开始的惊讶,到不自觉的沉醉,就如贾环给人的感觉一样飘忽起来,似谜似幻。
一曲结束,余音绕梁,久久不绝,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
文翼笑着对贾环说道:“你这小子,半年不见,什么时候学会弹筝的?”
贾环并没回答文翼的话,而是说道:“这筝的声音很好,实在是不可多的物件!”
文瀚哈哈一笑,说道:“你小子,不会又看上人家姑娘的筝了吧?”
贾环闻言,这才取下义甲,对着白衣姑娘一礼,说道:“冒犯姐姐了,许久不曾弹筝,未经姐姐同意就谈了一曲,望姐姐见谅!”
白衣女子年岁也不大,约在十六七岁之间,生的清秀俏丽,样貌姿色都属上品,只见她对贾环施了一个万福,轻声说道:“不敢!”
贾环也不多说,又在文瀚的对面坐了下来,这才对文翼说道:“文翼大哥,你们可是好享受啊,小日子过得是有声有色哟!”
文翼一边看《射雕英雄传》文稿,头也不抬的说道:“你小子知道什么叫有声有色?先说说跟谁学的筝啊?你那弹的曲子叫什么?好像以前都没有听过的!”
贾环呵呵一笑,小脸蛋煞是萌态,说道:“这么多问题啊,小弟都记不清了,只是觉得自己会弹,至于怎么会的,还真的忘了,以前都没有学过!这是实话,信不信就由你们了!”
白衣女子听了这话,明显的露出十分惊讶的表情,抬头看了贾环一眼,迅速得又低了下去。文翼和文瀚也是相对一笑后,文瀚笑骂道:“你小子不想说就不想说,还编个曲从天授的理由不成?真是讨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