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谋划拜师



前些日子因为急于和伯母签订协议,被三堂会审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李云自然不会自己单枪匹马出面去请老爷子。

        如何引导奶奶和爸爸想到这事,成了摆在李云面前的巨大的难题。绞尽脑汁,也不知耗费了多少脑细胞,终于让她想到了……

        这日,爸爸送奶奶和哥哥姐姐们回来过年。见他们放下行李坐下,李云顾不上细看奶奶和哥哥姐姐的模样,就迫不及待跑到爸爸面前,歪着头问:“爸爸,前几天我听两个路过的外乡人议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什么意思?另外他们还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说国家建设离不开技术人才,以后没有文化将寸步难行”。

        李仲书连忙跟李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又跑到门外四处张望,确定没有人,回身进来插上大门。这才把李云拉到堂屋里,反复跟她强调,“闺女,出去可不敢说这样的话。”

        旁边的祝秀兰听了,心里诧异。怪不得进村时乡亲们说李云早慧,李仲书还学了张老爷子对李云的赞赏。看来,这丫头还真的非同凡响。

        想罢,走过来说:“我倒是觉得那两个外乡人的话有道理。甭管解放前解放后,治理国家的都是文化人。前些年,国家为啥办扫盲班,还不是不想劳动人民当睁眼瞎。建设社会主义,离不开文化知识,没有那些科学家,咱们国家原子弹能上天?国家现在要恢复经济,各行各业都缺人才,这才恢复高考,为了娃们的前程,你可要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李仲书酷爱学习,被迫辍学一直是他心中的痛,听老娘这么说,连忙应承。

        李云暗自赞叹奶奶好眼光,继续引导,“那两个外乡人还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们想要要找一位会武功又博学的人教导自家孩子”。

        祝秀兰和李仲书听了,相对一望,同时想到:自己村里,可不就有一位懂武术且又博学多才的人吗?要是能请他来教李家这几个孩子,还愁孩子们长大没有出息?

        祝秀兰低声跟儿子说:“要不咱们带孩子去试试?六八年时,你黑蛋叔有一次意外发高烧不退,身边无人照顾。我看他可怜,曾偷偷给他送过一些吃的和药物。病愈后,老爷子感恩,时常偷偷打些柴放在咱家门口。后来李娇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出生,老爷子还偷偷给起了名字。”

        缓了缓接着说道,“老爷子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仲书你可以提出认在他膝下当义子,为他养老送终,教自家孙子孙女读书,他兴许会同意。就算他不答应,咱们也不损失什么?”

        于是,两人反复商量,如何投其所好,让孩子们能顺利拜师于朱老爷子。末了,祝秀兰把兄弟姐妹五人叫到跟前,耳传面授一番。简单备了几样礼物,当晚趁天黑和李仲书,带他们去了朱老爷子家。

        来到老爷子家,敲了半天门,才有一个头发凌乱、胡子拉碴、身材高大的老男人过来开门。

        看到祝秀兰和李仲书,眸子闪了一下,继而又愣在那里。

        “怎么,黑蛋儿,不让我们一大家子人进去坐坐?”祝秀兰含笑问道。

        “老姐姐,你怎么来了?”朱老爷子喃喃说。

        “我咋不能来?仲书他们单位喇叭上说了,国家要发展经济,这不去年还恢复了高考,许多大学教授都回去教课了,广播上还说知识就是力量,国家建设离不开人才,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都是要依靠的对象,以后说不准还有人请你出去干大事儿呢”。她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